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右心衰竭是由于某些原因使患者的心脏发生功能障碍,同时其代偿功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导致的以右心排血量减低和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右室心肌梗死、继发于左心衰竭、大面积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情况.......

    作者:詹晔斐;于波 刊期: 2009- 06

  • 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式

    心力衰竭已经是本世纪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尽管其预防和治疗方法不断进展,5年病死率仍超过50%.不论是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还是慢性心力衰竭(CHF)门诊患者,其年病死率均因病情严重性和并存疾病情况而有很大不同.临床医生们经常面临抉择:患者能否进行手术(心脏与非心脏)和创伤性诊治?是否已到终末期需临终关怀措施?是否需要列入等候心脏移植或需心室辅助装置者名单?如何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以帮助......

    作者:李小鹰 刊期: 2009- 06

  • 运动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1-2]的首要危险因素.2003年,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7次报告(JNC-7)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前移,即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要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手.以往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多局限于基础和静态血压的观察结果,所谓的早期发现,也只是发现已经升高的血压.......

    作者:贾镭;惠汝太 刊期: 2009- 06

  •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律失常)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人们多年一直在寻找能够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是早进行这方面评价的治疗措施.......

    作者:朱俊 刊期: 2009- 06

  • 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房颤临床危害认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机制理解的逐渐深入,针对房颤治疗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治疗手段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一环.胺碘酮作为目前国际上应用广泛的AAD之一.在房颤治疗中目前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杨延宗 刊期: 2009- 06

  • 现场即时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治应用中的过程控制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突破和创新,医学检验技术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即自动化、床边化和分子化.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对检验方法及检验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由单纯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等多个角度,逐步减少了患者对医院的依赖,医疗活动也由医院扩大到了社区和家庭.......

    作者:丛玉隆 刊期: 2009- 06

  •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干细胞数量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数量与心功能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99例,临床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彩色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LVEF,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流式细胞仪间接法检测PBSC数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分析心功能与PBSC数量的关......

    作者:周育平;胡元会;吴华芹;安成;王阶 刊期: 2009- 06

  • 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促进大鼠衰竭心肌生长因子表达、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目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显示,间充质干细胞(MSCs)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但MSCs这种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方法从大鼠自体股骨骨髓抽取并培养MSCs,用灼伤大鼠心室游离壁的方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心肌损伤坏死5d后分别在坏死边缘区和远隔区植入白体MSCs.结果10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CHF组大鼠在瘢痕边缘区心肌细胞核分裂指数、毛细血管密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肝细胞生长因......

    作者:陶则伟;李隆贵;耿召华;宋明宝;郑嘉荣;于世勇;党涛;康华利;祝善俊 刊期: 2009- 06

  •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价值

    目的评价入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预测失代偿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检测804例住院的失代偿心衰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NT-proBNP浓度在判断心衰患者住院死亡中的价值并找出其切点.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判断血浆NT-proBNP是否为心衰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804例心衰患者中有64例住......

    作者:韦丙奇;杨跃进;张健;窦克非;张宇辉;黄晓红;康连鸣;张春玲;顾晴;高鑫;杨艳敏;戴研;于丽天;张慧敏;吕蓉 刊期: 2009- 06

  •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左心衰竭患者的N末端A型利钠肽原(NT-proA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N末端C型利钠肽原(NT-proCNP)分别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112例左心衰竭患者(心衰组)和44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NT-proANP、NT-proBNP和NT-proCNP值,并分别与临床NYHA分级、左房内径(LAD)......

    作者:赵雪燕;杨跃进;张健;康连鸣;韦丙奇;高晓津;吕蓉;张春玲;ZHANG Chun-ling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