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9期文章
  • 男性吸烟与高血压病的剂量-反应关系

    目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讨男性吸烟与高血压病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5至8月对江苏省昆山市18岁以上38520名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男性吸烟数量、年限及吸烟指数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结果总吸烟率为22.6%(8691/38520),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6.1%(8499/18454).调......

    作者:胡文斌;张婷;史建国;秦威;仝岚;沈月平 刊期: 2014- 09

  •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静息心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静息心率(RHR)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06至2007年度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心律失常、血红蛋白≤90g/L、服用影响心率药物、既往有卒中、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病史者,终纳入统计的职工共83824名.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和血液生化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RHR的影响.结果(1)理想心......

    作者:高竞生;梁欣;施继红;黄喆;魏晓明;李慧英;林黎明;邢爱君;杜鑫 刊期: 2014- 09

  • 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新进展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一类主要以肺血管重构引起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的恶性疾病[1].在过去的20年,针对3大经典途径[即内皮素途径、前列环素途径和一氧化氮(NO)途径]药物的使用,使PAH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从77%、41%和27%升高至85%、68%和57%[2].尽管如此,现有治疗手段仍无法从根本上逆转......

    作者:Shailendra P Kushwaha;赵勤华;王岚;张锐;荆志成 刊期: 2014- 09

  • 古田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013年12月26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在纪念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要素: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群众路线,三是独立自主.其中第一条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4- 09

  •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中国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卒中的比例明显增高,是心肌梗死的5倍[2].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资料显示,高血压对中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危险因素,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其独立致病的相对危险为3.4,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高达35%[3].对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 刊期: 2014- 09

  •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国际上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一定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运动康复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已经得到国际专业协会的推荐,200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心脏康复和运动生理工作组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下属运动心脏康复和预防分会建议,运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

    作者: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4- 09

  • 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的临床疗效,比较CRT有反应和无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不同因素对CRT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置入CRT-P/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4例,收集术前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合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改善,评估CRT疗效......

    作者:周颖;鲍敏芳;林海燕;黄尚玮;许逸飞;徐耕 刊期: 2014- 09

  • 可溶性ST2对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目的观察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可溶性ST2(sST2)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心衰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以心衰为主要原因住院的患者124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浆sST2水平.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结果1244例心衰患者死亡193例.患者入院时血浆sST2水平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

    作者:张荣成;张宇辉;张健;黄燕;郭潇;王运红;安涛;周琼;吕荣 刊期: 2014- 09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描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3年4月至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CHF监护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CHF患者267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收集相关资料.以患者认知状况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认知评估平均分为(25.22±2.82)分,......

    作者:卜晓佳;吕蓉;季诗明;梁涛;郭希娟 刊期: 2014-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