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05期

联合损伤电流与R波感知优化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植入

陈建华;张飞龙;范林;陈学海;王伟伟;傅发源;陈良龙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电描记术, 损伤电流
摘要:目的 探讨损伤电流及起搏参数与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优化植入之间的关系,寻找判断起搏导线优化植入的理想参数.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306例符合纳入排标准的行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植入的患者分成2组,单次植入(SP)组229例,术中主动固定右心室起搏导线1次植入成功的患者;多次植入(MP)组77例,术中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螺旋后发生脱位或术中测试参数不满意,需重新进行起搏导线植入的患者.比较两组起搏导线螺旋固定后即刻损伤电流(COI1)和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损伤电流(COI10)、起搏阈值、R波感知(R10min)和起搏阻抗的大小.筛选可以预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优化植入的参数,并探讨这些参数的量化标准.结果 (1)与MP组比较,SP组COI1[(9.34±2.44)mY比(3.19±1.36)mV,P<0.001]、COI10[(4.99 ± 2.04) mV比(1.91±0.62) mV,P<0.001]及R10min[(14.2±4.5) mV比(5.4±0.7)mV,P<0.001]较高,起搏阈值较低[(0.65±0.18)v比(1.90±0.40)V,P<O.001],2组起搏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135) Ω比(790±140)Ω,P=0.251].(2)起搏导线植入的稳定性与COI1(OR=0.247,95% CI 0.098 ~ 0.623,P=0.003)和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的R波感知(OR=0.081,95% CI 0.015 ~0.428,P=O.003)相关.(3)COI1的佳节点值为4.77 mV(敏感度0.97,特异度0.95);R10 min的佳节点值为7.25 mV(敏感度0.96,特异度1.00).术后3个月时随访,右心室起搏导线起搏阈值(0.68±0.19)V,R波感知(12.1±3.6)mV,阻抗(543±107)Ω.结论 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螺旋固定后的损伤电流(>4.77 mV)和起搏导线螺旋固定10 min后R波感知(>7.25 mV)是判断右心室主动固定起搏导线优化植入的理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