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血管紧张素(1-7)对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刘洪智;高传玉;王现青;付海霞;杨宏辉;王宪沛;刘煜昊;李牧蔚;牛振民;戴国友;齐大屯;张优
关键词:心肌疾病, 表柔比星, 血管紧张素类,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 [Ang(1-7)]对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3组:(1)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组(ADR-DCM组,n=25),阿霉素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10周.(2)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Ang(1-7)治疗组[ Ang(1-7)组,n=25],阿霉素给药方式及剂量同前,同时Ang(1-7)用Alzet 2006型微量泵以24μg· kg-1,h-1速度持续腹腔泵入.(3)正常对照组(n=10).12周时进行超声和血液动力学检测,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放免法检测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中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 Bcl-xl)的表达.结果 Ang(1-7)组病死率明显低于ADR-DCM组(16%比40%,P<0.01).ADR-DCM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ng(1-7)组大鼠LVESD、LVEDD及LVEDP均明显低于ADR-DCM组(P均<0.01),FS及±dp/dt明显高于ADR-DCM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1-7)组大鼠LVESD、LVEDD及LVEDP仍较高(P均<0.01),FS及±dp/dt仍较低(P均<0.01).ADR-DCM组大鼠左心室心肌MDA含量及血浆Ang 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在Ang(1-7)组MDA及Ang Ⅱ浓度显著低于ADR-DCM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DR-DCM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ng(1-7)组则显著低于ADR-DCM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DR-DCM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ng(1-7)组大鼠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明显低于ADR-DCM组(P均<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明显高于ADR-DCM组(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ng(1-7)可显著改善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caspase-3及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上调有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