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第10期文章
  • 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目的介绍利用改良Porstmann方法和带阀门内支架(WYW方法)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72例PDA患者,女性134例,男性38例;年龄3~62岁,平均25岁;3~12岁58例,13~62岁114例.降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内径(狭处)1.4~13.3mm,平均5.6mm.PDA形态:漏斗型16例、管型109例、乳头型30例、窗型5例、PDA结扎术后再通12例(其中......

    作者:王永武;李钦传;冯靖;孙益峰;蔡建志;沈炯 刊期: 2002- 10

  •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剂量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中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有效剂量.方法102例硝酸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静脉应用地尔硫(卓),对心绞痛正在发作者给予首剂10mg静脉注射(稀释至10ml,5min内推完)后继续静脉滴注,对心绞痛未发作者直接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初始地尔硫(卓)剂量1μg*kg-1*min-1,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则递增剂量至3μg*kg-1*min-1、5μg......

    作者:武汉地区地尔硫(卓)临床试验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2- 10

  •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冠心病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浓度在急性缺血和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本研究以正常体检人群、稳定性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为对照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

    作者:杨胜利;何秉贤;何学兰;张伟;杨春荣 刊期: 2002- 10

  •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Ⅶ基因R353Q、HVR4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234例冠心病患者和105名正常对照者的凝血因子Ⅶ基因型,并结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不受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影......

    作者:徐耕;金国栋;傅国胜;马骥;单江 刊期: 2002- 10

  • 低分子量肝素、肝素钙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凝血系统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同分子量肝素治疗后体内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组(A组,依诺肝素组)33例和皮下普通肝素组(B组,肝素钙组)30例,疗程为5d,观察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后A、B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80%(P0.05).治疗5d后两组血浆抗因子Xa活性(anti-Xa)、抗因子IIa活性(anti-IIa)均......

    作者:韩凌;沈潞华;刘贵健;贾三庆;杜雪萍 刊期: 2002- 10

  • 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临床表现的关系:血管内超声的研究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明确了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对探讨冠心病(CHD)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IVUS观察冠脉缺血相关斑块的特征,并探讨其与CHD临床表现的关系.......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刘莹;苗志林;王祖禄 刊期: 2002- 10

  • 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心房扑动消融的初步经验

    目的评价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在心房扑动(房扑)标测和射频消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例房扑患者,年龄(60±10)岁,男4例,女3例.其中1例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2例为采用常规方法消融典型房扑后复发患者.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构建右房三维几何模型,标测心动过速的折返激动顺序和关键峡部,并利用其导航系统指导峡部的线性消融.消融后分别于峡部两侧起搏判断峡部阻滞情况.结果6例患者诱发出房扑,心动过速......

    作者:邹建刚;曹克将;陈明龙;杨兵;陈椿;单其俊;李文奇 刊期: 2002- 10

  • 血管紧张素II和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AngIII型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AngII和LOX-1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缬沙坦可能的抗AS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AngII(1×10-5~1×10-10mol/L)与HUVECs共孵育24h,以及将1×10-6mo......

    作者:张磊;黄元伟;姚航平 刊期: 2002- 10

  • 辛伐他汀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PTEN、p27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p21、p27,细胞G1-S期转换重要调节基因PTEN、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simvastatin是否通过抑制脂质代谢的中间产物-甲羟戊酸的合成而上调PTEN、p27蛋白的表达及PTEN和p27是否存在上下游关系.方法[3H]-胸腺嘧啶核苷酸([3H]-Td......

    作者:单江;程刚;傅国胜;翁少翔 刊期: 2002- 10

  • 福辛普利、依贝沙坦及二者合用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比福辛普利、依贝沙坦及二者合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24h将大鼠随机分为:(1)安慰剂组;(2)福辛普利组;(3)依贝沙坦组;(4)福辛普利+依贝沙坦组;另设假手术组.2周后检查以下指标:(1)平均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压;(2)心室重量/体重;(3)非梗死区胶原含量;(4)非梗死区非心肌细胞增生数量.结果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

    作者:张瑞英;孙艺红;黄永麟 刊期: 2002- 1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