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第8期文章
  • 细胞因子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9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成三组:轻度组,34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IFN......

    作者:王战坤;蔡巍;邵乐文;朱建华 刊期: 2003- 08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Clauss法测定2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血浆Fib水平,以密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sLDL在低密度脂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

    作者:秦勤;耿婕;崔让庄;毛用敏;寇璐;赵炳让;惠汝太 刊期: 2003- 08

  • 应用5F引导导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应用5F引导导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探讨其应用策略.方法应用5F引导导管经桡动脉对120例患者的166处病变进行PCI.桡动脉穿刺成功后动脉鞘内注入维拉帕米5mg,根据造影显示冠脉起始段和病变近端的情况选择合适引导导管,按常规进行PCI操作;术后立刻拔出鞘管,加压包扎穿刺处,4h后解除加压包扎;术后仅限制患者穿刺侧上肢活动.结果右冠脉(RC......

    作者:田军;赵全明;Gille Grollier 刊期: 2003- 08

  • 心电图变化及肌钙蛋白水平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及肌钙蛋白水平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自2000年7月~2001年6月,在急诊室因急性胸痛拟诊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而收入住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连续256例患者.入急诊室后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并在10min内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的改变分为ST段压低组(包括伴有T波倒置者)、单纯T波倒置组、尚不能诊......

    作者:赵明中;胡大一;许玉韵;马志敏;刘如辉 刊期: 2003- 08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TRA-pPCI与TFA-p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期间,208例[男性159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58.9±11.9)岁]发病在12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TRA-pPCI组106例,TFA-pPCI组102例.比较两种入径pPCI各操作时程和疗效及术后出血......

    作者:傅向华;马宁;刘君;吴伟力;谷新顺;李世强;姜云发;屈长强;李亮;郝国桢;刘晓堃;王占启;田英平 刊期: 2003- 08

  • 微栓子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微栓子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0例心脏标本取自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生前有典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心脏固定后完整剥离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经脱钙后每隔3~4mm连续取材,从心尖至房室交界按冠状面每隔4~5mm切成大组织片,然后将组织片全部取材.冠状动脉和心肌组织块经常规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血栓和心肌内小血管微栓子.同时对10例年龄相当的稳定性心绞痛死亡患者的心脏做对照研究,研究方......

    作者:石怀银;韦立新;李小鹰;孙璐;郭爱桃 刊期: 2003- 08

  •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之我见

    一直以来,冠心病的防治始终是心血管专业医师重要的临床课题之一.循证医学引入后,诸多临床试验结果为医疗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兴起,丰富了临床诊疗手段并提高了临床疗效.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与冠心病的斗争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杨忠奇;杜志民;冼绍祥;赵立诚 刊期: 2003- 08

  • 从ALLHAT结果看利尿剂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地位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主要有6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ⅡRA)及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作者:刘国仗;马文君 刊期: 2003- 08

  • 达标降压治疗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ALLHAT临床试验的启迪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数已愈一亿,根据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的资料显示:在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27.2%,高血压的知晓率44.7%,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28.2%,而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为8.1%.另有卫生部及中国预防科学院的统计报告,在门诊就诊的患者中,>65岁的老年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可达80%,但血压控制率也仅为28%.在高血压患者中对收缩压及脉压增高的控制近几年已成共识,因此提高......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03- 08

  • 努力提高心血管病科研质量和论文写作水平

    像其他医学杂志一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30年来始终坚持同行评议的审稿制度,对收到的稿件及时送给编委和审稿专家进行认真的审评,听取他们有关论文重要性、创新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意见,然后决定是否发表.......

    作者:姜永茂 刊期: 2003-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