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第11期文章
  • 蹬车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二例

    例1男性,38岁,因心慌、胸闷1个月,加重3天,门诊以心肌炎收入院.入院后行运动试验检查,试验类型选择蹬车Protocol-1方案.试验前患者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76次/min,运动第7分钟40秒时心率达标,达标心率156次/min,血压150/80mmHg,终止试验,运动中无心律失常及缺血性ST-T改变.终止试验1min后患者主诉头晕,立即扶患者离开踏车......

    作者:袁振涛;尹承娟;杨杰 刊期: 2004- 11

  • 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基因组学对基因的研究不能充分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和动力学变化,所以这种DNA序列数据并不代表可以识别这个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质,也很难单凭DNA序列信息揭示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以及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因此,这种以DNA序列为基础的方法必须以直接分析基因编码的产物--蛋白质为补充.蛋白质组的出现给研究细胞内在的功能变化提供了可能.......

    作者:高伟;王士雯 刊期: 2004- 11

  • 1331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血压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队列人群基线(1992年)血压水平及10年(1992年至2002年)血压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992年在北京大学社区建立了年龄为35~64岁共1985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在200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的1331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血压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了......

    作者:王薇;赵冬;厚磊;李志安;勇强;孙慧;黄葵;赵青;田津;孙佳艺;张宏印;赵丽雅;吴兆苏 刊期: 2004- 11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

    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均一致证实,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通过强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显著减少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然而,多数临床试验所选择的受试对象均未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了避免因急性期(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脂自然波动而影响评价药物的降脂疗效,这些研究设计时均有意排除了ACS患者.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开始特别关注他汀类药物在ACS的早期应用,因为已有较多的研究......

    作者:赵水平 刊期: 2004- 11

  • 临床血脂测定的方法学与标准化进展

    众多研究表明,血脂测定不仅对于高脂血症的诊断及冠心病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已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1,2].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针对临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和B(apoAⅠ和apoB)和脂蛋白(a)[Lp(a)]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等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发表了文件[3......

    作者:鄢盛恺;陈文祥 刊期: 2004- 11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多态性、D442G突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IB多态性、D442G突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的分析方法,检测128例冠心病患者和247例对照组的CETP基因TaqIB多态性和D442G突变的基因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经年龄、性别、体......

    作者:王伟;周新;刘芳;胡汉宁;韩定芬 刊期: 2004- 11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调脂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活性因子CD41、CD63、CD62P表达、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定30例U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前后血小板CD41、CD63、CD62P、血浆hs-CRP浓度及经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的颈动脉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并与常规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

    作者:罗助荣;盖晓波 刊期: 2004- 11

  • 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4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3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40mg组:77例,40mg/d辛伐他汀;20mg组:76例,20mg/d辛伐他汀,随访半年,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40mg组和20mg组治疗6周和半年,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

    作者:曾群英;高修仁;麦炜颐;廖新学;陶军;陈国伟;汪海祥;张焰;李玉杰 刊期: 2004- 11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几种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两种剂量(20mg和40mg)的辛伐他汀治疗3天后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遗传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方法对住院临床确诊为ACS的52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常规治疗组(17例):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接受20mg(17例)和40mg(18例)辛伐他汀治疗3天.并测定各组治疗前后hs-C......

    作者:朱建华;邱立红;张必祺;孙坚 刊期: 2004- 11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通过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阻滞作用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治疗及相关靶器官的保护,很少涉及心律失常的治疗.近年来,相继的实验研究及大型临床试验回顾分析中发现,ARB与某些情况下心房颤动(AF)的发生及预防有显著相关.......

    作者:戚文航 刊期: 2004-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