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参皂甙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核因子-κB的作用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isaccharide,LPS)致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1,PAI-1)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激活的影响,探讨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和防治机制.方法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
作者:阮秋蓉;宋建新;邓仲端 刊期: 2004- 04
-
他汀类药物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分别为0.01、0.1、1.0、10μmol/L)和辛伐他汀(1.0μmol/L)培养一定的时间(6、12、24h和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
作者:陈君柱;张芙荣;朱建华;朱军慧;谢旭东;孙坚;尚云鹏;郭晓纲 刊期: 2004- 04
-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制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AMI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各设15只.另设15只作假手术组.Ang-(1-7)治疗组,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及AMI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
作者:何建桂;马虹;廖新学;柳俊;曾武涛 刊期: 2004- 04
-
高龄和青年大鼠骨髓间质细胞移植对缺血心脏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龄和青年大鼠自体骨髓间质细胞移植是否能改善心功能.方法从高龄和青年大鼠中获取骨髓间质细胞,部分细胞培养后克隆计数,其余培养时加以诱导.冠状动脉结扎后制作同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分为高龄细胞移植组、青年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5周后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及检查细胞存活和疤痕区血管增生情况.结果与青年组相比,高龄组骨髓间质干细胞数目以及体外诱导后结蛋白表达率明显下降.移植的高龄细胞可以在疤痕......
作者:张浩;胡盛寿;郑哲;李仁科 刊期: 2004- 04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巨大主动脉左室隧道一例
患者男,28岁.间歇性心前区疼痛5年,加重6天.无心慌、气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活动耐力尚可,不喜蹲踞,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查体:脉搏80次/min,血压13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双颈静脉稍充盈,胸廓无畸形,心尖搏动弥散,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
作者:侯传举;刘洁;邓东安;朱鲜阳;宫捍东;汪曾炜 刊期: 2004- 04
-
他汀类药物在心肌肥厚治疗中的作用
心肌肥厚是血压升高和后负荷增加初的生理适应性反应,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尽管通过药物干预可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但心肌肥厚仍将不可避免地逐渐进展至慢性心力衰竭.事实上心肌肥厚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成倍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对于心肌肥厚的治疗目前仍局限于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后负荷等,很少直接针对心肌肥大的形成过程进行干......
作者:李闪;朱建华 刊期: 2004- 04
-
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与心室重塑
由于溶栓和介入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意味着将有大量患者进入AMI后的恢复期[1].其间,梗死心脏经历心室重塑过程,即梗死部位瘢痕形成、非梗死部位残存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和进行性心室腔扩大,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对于心脏而言,瘢痕修复过程即心肌梗死后的创伤修复过程,也就是心室重塑的开始.众多临床试验已证实,对此过程......
作者:周欣;李玉明 刊期: 2004- 04
-
中年男性秃顶群体中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现象的研究
男性秃顶是一种男性特征性头顶部脱发(目前无统一名称,也称为男性型脱发、雄激素性脱发等,简称秃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罹患率较高[1-4],其群体中似存在着超重、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聚集的现象,秃顶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旨在对秃顶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指标变化和聚集性及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宋怀方;宋映霞;章惠刚;宋玉辉;谢观球;高英举;吴师;蔡东坡;于军会 刊期: 2004- 04
-
药物降压作用研究的新动向
众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长期有效降压治疗显著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具有降压作用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征的深入认识,不仅传统概念上的降压药物,例如交感神经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降压机制方面不断有新的发现,在品种和剂型方面不断有新的拓展,新型降压药物陆续问世,而且在非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研究方面也......
作者:张维忠 刊期: 2004- 04
-
冠心病整体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重要地位
对冠心病各阶段进行干预就构成该病的整体防治.首先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即在疾病的源头进行干预;其次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于已发生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缓解症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更应积极治疗,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后,对继发于心肌缺血/坏死的后果进行干预,重点是对易损的心肌进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在......
作者:赵水平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心房感知灵敏度的合理程控及其临床意义
- 2 辛伐他汀之隔日一次与每日一次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 3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临床因素分析
- 4 番茄红素可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
- 5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6 线粒体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7 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途径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 8 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防治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 9 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与超声特点
- 10 地尔硫革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舒张功能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11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研究
- 12 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再狭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 13 心房颤动无痛化消融的临床分析
- 14 右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1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动脉硬化关系
- 16 西洛他唑对家兔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殖的影响
- 17 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遗传检测管理
- 18 467O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的评价
- 19 他汀类药物对轻度胆固醇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重构的影响
- 20 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及钙激活钾通道的电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