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11期文章
  • EnSite-NavX和双Lasso指导下的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目的在EnSite-NavX和双Lasso指导下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使肺静脉电活动与心房电活动分离,介绍这一手术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4年4月至11月,共收治2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年龄25~67(48.5±11.4)岁,房颤病史0.5~13.0(4.3±3.3)年.3例有原发性高血压史,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房直径为3......

    作者:陈明龙;邹建刚;徐东杰;杨兵;陈椿;单其俊;李闻奇;曹克将 刊期: 2005- 11

  • 不同肺静脉电隔离策略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现阶段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常采用的两种导管消融策略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连续完成的第51~100例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SPVA组)和第51~100例肺静脉环形消融术(CPVA组)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操作相关指标、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为发作频繁、症状严重的阵发性房颤.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平均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VA组的平均X线透视时间较长(P......

    作者:刘兴鹏;马长生;董建增;龙德勇;刘小青;王京;方冬平;郝蓬;刘晓慧 刊期: 2005- 11

  • EnSite-NavX 与CARTO系统引导对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的初步比较

    目的比较EnSite-NavX系统与CARTO系统引导进行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各自特点、CPVA技术参数和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75例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EnSite-NavX(n=40)和CARTO(n=35)引导的环肺静脉消融术两组,房间隔穿刺后,重建左房三维结构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对持续性房颤进行线性消融以改良左房基质.消融终点为完全肺静脉电隔离.结果7......

    作者:刘旭;王新华;顾佳宁;周立;邱建华 刊期: 2005- 11

  • 内窥镜下心外膜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早期结果

    目的探索内窥镜下心外膜微波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应用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从2004年7月至10月共对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胸部小切口、在VasoView5内窥镜下进行心外膜微波消融.使用FLEX10微波探头将左、右肺静脉周围包绕,65W、90s连续消融,在肺静脉周围造成环形消融线.所有病例均于手术前后行超声心动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消融并予体表电复律后均恢复窦性节律,平均手术......

    作者:袁彪;赵胜;赵忠;黄陈军;蒋红军;单其俊;曹克将 刊期: 2005- 11

  • 心房颤动患者KCNQ1、KCNE1和KCNE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与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离子流(IKs)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房颤与IKs相关基因KCNQ1、KCNE1及KCNE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联分析,入选汉族对象,房颤病例142例,社区对照120例,病区对照118例.选择亚洲人群特异的非同义SNPKCNQ1P448R、KCNQ1R519H、KCNQ1G643S、KCNE1G38S及KCNE1D85N,对KCNE4基因......

    作者:曾治宇;浦介麟;谭琛;滕思勇;陈剑虹;宿少勇;周晓阳;张澍;李一石;王方正;顾东风 刊期: 2005- 11

  • 经导管消融是否可以作为发作频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

    如何治疗发作频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其一,这部分患者房颤发作时多症状严重,并因此而需要频繁的就诊;其二,目前临床用于预防房颤复发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疗效偏低、副作用偏多等不足;其三,虽然有研究表明,平时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仅在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顿服大剂量的普罗帕酮(450~600mg)或者氟卡尼(200~300mg)有着高达60%~80%的转律成功率,但该项治......

    作者:刘兴鹏;马长生;董建增 刊期: 2005- 11

  • 关于入心大静脉肌袖电活动与触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思考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入心大静脉肌袖(心肌袖)的电活动与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之间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已证实,心肌袖的肌纤维分布特征、缠绕方式和组织学特点是形成其各种电活动的解剖学基础[1],但为什么起源于心肌袖(主要是肺静脉肌袖)的电活动与阵发性房颤之间有如此明确的关系,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对房颤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电......

    作者:杨延宗 刊期: 2005- 11

  • 冷冻消融对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应用价值

    射频消融由于创伤小和可根治等优点,已迅速成为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较成熟技术.但是,由于相关并发症影响了临床效果,亟须寻找其他既有效又安全的替代能源.近来,经导管冷冻消融房颤,既可以有效根治房颤,又可避免射频消融带来的并发症.然而,就像初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一样,冷冻消融治疗房颤有很多问题还没解决,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冷冻消融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宝贵 刊期: 2005- 11

  • 导管消融不宜作为我国现阶段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

    中国35岁以上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的患病率为0.61%,房颤的总患病率和国外相关资料的趋势接近.按中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推测中国目前房颤患者数接近800万[1].房颤的危害不仅在于其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包括其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多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恢复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方法,药物复律和电复律对阵发性房颤和部分持续性房颤......

    作者:胡大一;杨进刚 刊期: 2005-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