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8期文章
  • 调脂治疗理念转变的思考

    近20年来医学的重要成绩之一就是阐明了脂质异常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证实了血清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CHD)危险之间的可预测性,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地位[1,2].在调脂治疗的理念上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作者:张玉蓉;吕卓人 刊期: 2006- 08

  • 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观察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用Landendorff装置建立心肌肥厚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心肌肥厚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左心室收缩压,冠状动脉流量,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缺......

    作者:彭龙云;马虹;何建桂;高修仁;张焰;何小洪;翟原生;张雪娇 刊期: 2006- 08

  • 硝酸甘油耐受加重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主动脉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耐受对缺血再灌注动脉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给予硝酸甘油(60μg·kg-1·h-1)或生理盐水12h,测量平均动脉压和离体血管张力以确定硝酸甘油耐受是否产生.耐受大鼠的离体动脉随机接受以下处理:(1)模拟缺血再灌注,(2)模拟缺血再灌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终浓度0.1mmol/L),(3)对照处理(n=16~18).未产生耐受的大鼠随机接受模拟缺血再灌注或......

    作者:范谦;张麟;高峰;马新亮;曹雪滨;杨新春 刊期: 2006- 08

  • 缝隙连接在大鼠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肌缝隙连接在缺血预适应中的调控机制以及在预适应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30min的冠状动脉缺血和4h再灌注,根据是否使用缺血预适应、二氮嗪、18β-甘草次酸和5-羟基奎酸分为7组,即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缺血预适应组、缺血预适应和5-羟基奎酸合用组、二氮嗪组、二氮嗪和5-羟基奎酸合用组、甘草次酸组、甘草次酸和5-羟基奎酸合用组.测量各组的血......

    作者:苏德淳;常志文;范书英 刊期: 2006-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