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许多西方国家及中国、日本等均报道,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约为1/500,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中国8080例人群超声心动图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00万人[1].以往文献报道,多数患者来自大的教学医院,不能代表社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实际.调查显示,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够过正常或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有与常人相近的寿命.即使高危患者,绝大多数经过手术及安装体内除颤起搏装置(ICD),亦能解除危......

    作者:惠汝太 刊期: 2007- 01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ICOSIg融合基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ICOSIg基因治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作用.方法将人ICOS胞外域与免疫球蛋白IgGFc段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ICOSIg.PacⅠ消化腺病毒载体后转染HEK293细胞,生产表达ICOSIg融合蛋白的腺病毒;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作为对照.皮下注射猪心肌肌球蛋白诱导Lewis大鼠EAM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

    作者:李为民;刘巍;张瑞宏;王政;孔一慧;李悦;杨树森;沈景霞;于江波;樊瑛;薛竞宜;耿建强 刊期: 2007- 01

  • 3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作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4年欧洲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ARVC患者31例,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学特征及治疗方式,随访疗效.结果31例中男性27例,女性4例,首次确诊年龄为19~58(34.7±9.4)岁.28例(90.3%)临床症状为心悸、头晕,13例(41.9%)具有晕厥史,3例(9.7%)以晕厥为首发症状,1例有猝死家族史.超声心动图和(或)......

    作者:浦介麟;王洪涛;刘同库;马克娟;李宁;姚焰;楚建民;方丕华;马坚;华伟;张澍;王方正 刊期: 2007- 01

  • 肥厚型心肌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突变研究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及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病约有55%发病呈家族聚集性[1].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HCM是一种基因多态性疾病,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与其有关[2],数个基因中一个发生突变即可致病.......

    作者:刘晓曼;安丰双;张运;安贵鹏;张澄;姜虹;冯进波;王荣 刊期: 2007- 01

  • 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LMNA新突变E82K对细胞周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国人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LMNA致病基因中发现的新突变E82K位点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LMN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与空载体分别转染HEK293细胞,抗生素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用0.8mmol/L过氧化氢诱导对照组以及分别转染空载体、野生型LMNA基因和突变型LMNA基因的细胞组24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转染突变型LMNA基因的细胞细胞周期被阻滞于......

    作者:王虎;宋晓东;王曙霞;傅春燕;孙凯;惠汝太 刊期: 2007- 01

  •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3261 G>A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型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一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家系调查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在该家系27例有血缘关系的研究对象中9例携带MYBPC313261G>A(G758D)......

    作者:王曙霞;邹玉宝;傅春燕;王虎;王继征;宋晓东;陈敬洲;惠汝太 刊期: 2007- 01

  • 钙调蛋白激酶Ⅱ抑制剂对心肌肥厚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观察钙调蛋白激酶Ⅱ抑制剂KN-93对心肌肥厚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肥厚组(LVH组)、心肌肥厚+KN-93组(KN-93组)、心肌肥厚+KN-92组(KN-92组),每组10只.LVH、KN-93及KN-92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兔心肌肥厚模型,Sham组仅游离腹主动脉未进行缩窄.8周后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同步记录心内、......

    作者:柯俊;张存泰;马业新;刘俊;张清阳;刘念;阮燕菲;林立 刊期: 2007- 01

  • 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ISFC)将心肌病定义为伴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1].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限制型心肌病(RCM)和未定型心肌病.十年来,该定义和分类被临床和病理医生广泛接受和应用.1999年11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心肌炎和心肌病会议讨论纪要建议我国临床医......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 刊期: 2007-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