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经导管介入法封堵外伤性肌部室间隔破裂三例

    肌部室间隔缺损(muscularventrieularseptaldefect,MVSD)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VSD,后者主要为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室间隔穿孔等[1].外伤性MVSD由于发生的特殊性和极低的发病率,以及伴发的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因素,目前介入治疗缺乏足够的经验.......

    作者:马东江;张玉顺;成革胜;和旭梅;李军;张军;杜亚娟;朱雯瑾;李巍;张军波 刊期: 2008- 12

  • 血管祖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长期过程,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令明了.在世界范围内,因AS血栓形成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2%,远远超过了列第2位死因的肿瘤;在我国,近年来AS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作者:李庆;汪渊 刊期: 2008- 12

  • 脂肪细胞因子-血管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不仅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对机体正常的代谢平衡和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脂肪组织的这种作用是通过自身分泌的一系列活性物质--脂肪细胞因子(adipocytokine)介导的.脂肪细胞因子不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还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脂肪细胞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关......

    作者:曹怡;邹大进 刊期: 2008- 12

  • 北京中老年自然人群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分布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自然人群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519名44~79岁居民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及CFPWV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FPWV的相关因素.结果(1)调整年龄后,男女CFPWV均值分别为11.4m/s和11.1m/s,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

    作者:颜流霞;李莹;赵连成;谢高强;郭敏;张兴;史平;武阳丰 刊期: 2008- 12

  • 新疆牧区哈萨克族与蒙古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新疆牧区哈萨克族、蒙古族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观察其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和丰县牧区年龄≥30岁的牧民632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哈萨克族325人,蒙古族307人;抽取空腹12h静脉m3ml,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并根据公式计算出LDL-C的浓度,对资......

    作者:李南方;陶沙;张德莲;王红梅;谢小兵;周玲;祖合热 刊期: 2008- 12

  • 应提高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的质量

    许多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在遗传学上属于复杂性疾病,受到多个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在这些常见疾病遗传危险因素识别研究中,关联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顾东风 刊期: 2008- 12

  • 左房食管瘘的识别与处理

    近十余年来,临床电生理学家针对心房颤动(房颤)不断取得理论以及技术上的突破,随着导管射频治疗策略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对房颤的消融成功率不断获得提高,而且对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的成功率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在有效治疗的同时,也希望能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强调肺静脉口外消融,的确减少了肺静脉狭窄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在左房后壁的消融导致了另一个严重而又少见的并发症--左房食管瘘的发生[1-5].......

    作者:孙健;李毅刚 刊期: 2008- 12

  • 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六年再现胸闷憋气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6年,胸闷、憋气、咳痰两个月,加重2d于2007年11月28日入我院.患者于2001年1月在当地医院查体时发现双心房黏液瘤,即行双侧心房黏液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右心房黏液瘤5cm×5cm×4cm,瘤蒂根部附着于房间隔上部;左心房黏液瘤5cm×6cmx5cm,瘤蒂根部位于二尖瓣前叶根部;病理检查符合双心房黏液瘤.......

    作者:叶蕴青;李崇剑;李一石;陶永康;董超;顼志敏;宋来凤;赵红;樊朝美 刊期: 2008- 12

  • 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Asp127Tyr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65例HCM先证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凶第7、8号外显子片段,扩增PCR产物以测序的方法寻找突变位点,并了解基因型明确的HCM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1例40岁男性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基因第7号外显子卜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Aspl27Tyr.6......

    作者:盛红专;单其俊;吴翔;曹克将 刊期: 2008- 12

  • MYBPC3基因G12101A和MYH7基因G15391A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型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在2个中国汉族HCM家系中进行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TNNT2)、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和心脏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的突变筛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ZZJ家系接受调查的8名成员中有4名成员携带MYBPC3基因G1......

    作者:王虎;邹玉宝;王继征;宋雷;孙凯;宋晓东;王晓建;张禅那;惠汝太 刊期: 2008-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