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复方片剂(复方片剂)治疗经氨氯地平5mg或缬沙坦80mg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活性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进行两项临床研究.在两项研究中对经1~4周洗脱期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95mmHg(1mmHg=0.133kPa)且......
作者:柯元南;黄峻;诸骏仁 刊期: 2009- 09
-
高血压不同并发症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合并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入选EH患者149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EH组44例,EH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40例,EH合并心房颤动(EH-AF)组36例,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EH-LI)组29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149例EH患者按血压水平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主要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作者:刘晓红;李怡霏;来春林;冀友瑞;赵建强 刊期: 2009- 09
-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抽吸物的病理分析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血栓抽吸获得的样本进行病理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STEMI患者急诊PCI中的可见抽吸物,根据光镜下病理所见将其分为红细胞为主血栓(红血栓)、血小板/纤维素为主血栓(白血栓)、混合血栓(红细胞与血小板/纤维素含量近似)、斑块和血浆析出物成分.根据血栓时相将其分为新鲜血栓(5d).根据光镜下有无斑块物质分为无斑块组......
作者:赵汉军;颜红兵;李狄;刘臣;李文铮;马芹;王伟;王健;李庆祥;李世英;迟云鹏;吴铮;陈东 刊期: 2009- 09
-
临床评分和D-二聚体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临床Wells评分和(或)D-二聚体检查能否安全、可靠地排除或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方法回顾性收集两家医院疑诊DVT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在48h内进行临床评价、D-二聚体检查和双侧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查.比较单独应用临床评分或D-二聚体检查,以及临床评分结合D-二聚体检查诊断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描述性资料采用频数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作者:朱力;王建国;刘敏;郭晓娟;郭玉林;郭佑民;王辰 刊期: 2009- 09
-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成年人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常规临床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成年人3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比较各年龄组间和相同年龄组的男女间血浆NT-proBNP浓度的差异,并分别比较有与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超重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浆NT-proBN......
作者:韦丙奇;杨跃进;张健;张春玲;徐波;高润霖 刊期: 2009- 09
-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左室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房室平面位移,观察该类患者是否存在心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异常.方法收集住院心衰患者96例,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各48例,50例健康体检者入选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病因、房室平面位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的差异.结果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永强;冯薇;刘丽;夏伟;曲秀芬 刊期: 2009- 09
-
国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Gly507 Arg和Pro1208fs突变的不同临床表型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阐述基因型-表型的关系.方法对21例无血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MYBPC3)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Ⅸ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在2例先证者中发现基因突变.其中H12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为cMYBPC3基因第32号外显子P......
作者:李敏;程宽;王齐兵;朱文青;秦胜梅;崔洁;舒先红;陈瑞珍;葛均波;陈灏珠 刊期: 2009- 09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探讨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心房纤维化关系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半定量......
作者:林亚洲;蔡金明;陈林;杨志平;张建成;吴卫;柯丹;许春萱 刊期: 2009- 09
-
蛋白酶激活受体-2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丝-亮-异亮-甘-精-亮-酰胺(SLIGRL-NH2)低剂量组(0.5mg/kg)、中剂量组(1mg/kg)、高剂茸组(3mg/kg),每组8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心......
作者:童晓红;丁家望;杨俊;刘朝奇;张艳;李松;李稳慧;李莉 刊期: 2009- 09
-
老龄小鼠心肌梗死后wn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及与心脏破裂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龄鼠心肌梗死后wnt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老龄小鼠冠状动脉结扎后心脏破裂率高和左室重构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个月(低龄)和18个月(老龄)雄性C57/BL小鼠各116只,其中每组7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10只为假手术组,7d时进行心脏超声及血液动力学检测,比较心脏破裂率和左室重构程度;36只按AMI后时间分AMI后3、7、14d三组(每组12只),用Weste......
作者:黄莺;马依彤;杨毅宁;刘芬;陈邦党;李晓梅 刊期: 2009- 09
动态资讯
- 1 心包恶性间皮瘤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一例
- 2 血管平滑肌细胞受电场作用后迁移的变化
- 3 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研究
- 4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二患者血中cTnI水平的影响
- 5 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C-129T和修饰亚基G-23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 6 倾斜试验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的预测价值
- 7 重视并循证规范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
- 8 腺病毒介导HCN4通道基因过度表达构建生物起搏器的实验研究
- 9 心脏收缩性调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10 97例高原肺水肿心电图分析
- 11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创刊120周年在京专家座谈会召开
- 12 CD105抗体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 13 878例首次心肌梗死后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
- 14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的关系
- 15 阿托伐他汀40 mg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的心脏病理特点分析
- 17 冠状动脉CT影像转入磁导航系统指导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 18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及功能的影响
- 19 花色苷对小鼠腹腔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 20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与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