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栓药导致急性血小板减少一例
患者男性,45岁,因活动后胸闷3个月于2011年12月20日入住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脂肪肝,无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外伤手术史.人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294×109/L)、肝肾功能、凝血时间均正常,拟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作者:张宇;李崇剑;叶绍东;吴永健;杨跃进;王国干 刊期: 2012- 12
-
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疾病,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是HCM的遗传学病因[1],其病理以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心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特征[2].其中,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midventricular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MVHOCM......
作者:蔡迟;樊朝美 刊期: 2012- 12
-
肝X受体在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中的进展
肝X受体(liverXreceptor,LX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人LXR早是由Willy于1995从肝cDNA文库分离得到[1],因在肝脏表达丰富而命名.近年来随着LXR内源性配体的发现和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进展,人们对LXR生物学功能的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LXR作为一种氧化固醇激活的核受体,参与机体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包括胆固醇的代谢和转运、脂肪的形成、糖原异生和炎症等过程.在心血管疾......
作者:何清;何奔 刊期: 2012- 12
-
重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转化医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溶栓等再灌注疗法引起的心肌坏死、心功能障碍及恶性心律失常等现象定义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并先后提出了能量代谢障碍、自由基损伤、钙超载、炎症等多种损伤机制学说[1].近年又发现了线粒体分裂、融合、自噬[2],内质网应激[3]和微小RNA作用[4]等新的机制与防治靶点.上述每种经典的损......
作者:刘秀华;唐朝枢 刊期: 2012- 12
-
如何从庞大的早期复极人群中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
早期复极(earlyrepolarization,ER)作为一种心电复极异常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被视为一种良性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现,事实上,ER伪善的表面可能潜藏杀机.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ER与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ventricularfibrillation,IVF)和猝死密切相关,下壁及侧壁导联ER的出现提示了一定的恶性室性......
作者:洪葵;马健勇 刊期: 2012- 12
-
磁共振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心肌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组织的炎性病变,各种病因导致心肌损伤后激活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导致心肌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继而造成心肌细胞进一步损伤、坏死以及纤维化瘢痕形成,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据国外尸检研究报道,心肌炎的发病率为1%~10%,约12%的青壮年心肌炎患者表现为猝死[1-4],而且心肌炎与其他心肌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发......
作者:马宁;赵世华 刊期: 2012- 12
-
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血管过氧化酶途径促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
目的研究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血管过氧化酶(NOX/VPO)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心肌缺血1h,再灌注3h),夹竹桃麻素(apocynin)处理组(I/R+apocynin组,再灌注开始前30min腹腔注射NOX特异性抑制剂apocynin)和溶媒对照组(I/R+vehicle组,再灌......
作者:罗秀菊;吉绍葵;刘斌;张洪峰;杨中保;马琦琳 刊期: 2012- 12
-
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
目的探讨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DPQ(PARP抑制剂)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分......
作者:宋兆峰;杜波;季晓平 刊期: 2012- 12
动态资讯
- 1 超声心动图检查调查8080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
- 2 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 3 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 5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小板及内皮细胞活性的体内研究
- 6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在2型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 7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多中心研究
- 8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随访观察
- 9 正常成人区域性QT离散度及临床意义探讨
- 10 南方地区城市居民高血压与不同体重指数腰围水平的研究
- 11 磁共振电影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轴向及纵向收缩功能
- 12 中国国际慢性病预防中心在北京成立
- 13 21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 14 误诊为舒张功能不全由肾动脉狭窄所致的一过性肺水肿
- 15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 16 心房颤动合并罕见巨大异常J波一例
- 17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AvaⅡ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
- 18 钙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
- 19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 20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十年间急诊室和住院患者发作心室颤动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