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8期文章
  • 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是否需要除颤测试

    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CD)发明之初,甚至有学者质疑其真实性.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上的任何进展都应该被肯定,在ICD临床应用之初,对于ICD除颤可靠性的担心及细致严谨的研究同样是值得肯定的.除了ICD系统的稳定、可靠性之外,有关除颤阈值的研究是重要的.随着ICD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何动态的、历史性的认识和对待ICD的......

    作者:李延辉;林运;李剑明 刊期: 2015- 08

  • β受体阻滞剂在遗传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遗传性心律失常是一大类呈常染色体单基因突变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电紊乱疾病,主要包括遗传性长QT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CPVT)、Brugada综合征、短QT综合征等离子通道病.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

    作者:朱文根;赖玮;洪葵 刊期: 2015- 08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扭转机制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points,TdP)于1966年由法国学者Dessertenne首先描述[1].其心电图特点包括:基础心律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常由长间歇后舒张早期室早诱发,心率多在160~28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振幅不一,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每5~20个心动周期转向反向.目前认为,其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在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

    作者:丁绍祥;祁国荣;刘品发;边惠萍;朱芳一;陈惠新 刊期: 2015- 08

  • 春节看望老师得教诲

    2015年春节前夕,同往年一样,去看望几位老领导和老师.每次见面都有许多话想说,每次都得到老领导和老师们的教诲,受益良多.邵耕教授今年92岁高龄了,比去年明显瘦了些,精神仍很好.我毕业后分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工作时,就知他听力有些下降,听人说话有些困难,但听心脏心音、杂音和心音分裂等毫无问题.今年邵教授左耳带着助听器,我不用太大声音,语速稍慢一点便可顺畅交流.......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5- 08

  • 心肌病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过去20年,随着对心肌病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深入,心肌病的定义得到了多次修订,早期理解为与心肌功能障碍有关的心肌疾患,逐渐发展到必须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其他病因,进而将心电障碍也涵盖在定义中[1].超声心动图、心脏CT及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在心肌病的形态与功能、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然而上述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电离辐射、有创以及缺乏风险预测等.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5- 08

  • 碎裂电位指导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

    目的评价碎裂电位在指示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靶点方面的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行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的患者共24例,其中17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被纳入本研究,记录并分析标测和消融过程中心腔内电图.结果全部17例患者标测过程中,均可在窦性心律下记录到尖锐、高频碎裂电位发生于局部心室电位之后或埋藏于局部心室电位之中,峰值振幅为(0.51±0.21......

    作者:刘恩照;张其同;许纲;刘彤;叶岚;赵艳淑;李广平 刊期: 2015- 08

  • 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观察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长期随访疗效,探讨如何减少ICD不恰当治疗.方法对1998年至2012年间本院心脏科植入ICD治疗的14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长期随访.ICD初始参数按传统方法设置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区(心室率150~188次/min,周期长度400~320ms)和心室颤动(室颤)区(心室率≥188次/min,周期长度≤320ms).每6个月随......

    作者:袁斌斌;陆敬平;杨兵;陈明龙;邹建刚;曹克将;单其俊 刊期: 2015- 08

  • CHA2 DS2 VASc评分与持续性心房颤动基质及导管消融成功率的关系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基质及导管消融成功率的评估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瞻性入选行导管消融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116例,其中男95例、女21例,计算入院时的CHA2DS2VASc评分: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女性各计1分,年龄≥75岁、既往卒中史各计2分.将患者分为CHA2DS2VASc=0、1和≥2分3个......

    作者:汤日波;董建增;刘小慧;尚美生;喻荣辉;龙德勇;杜昕;康俊萍;吴嘉慧 刊期: 2015- 08

  • 钙蛋白酶-2和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表达与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2、钙调神经磷酸酶(ealcineurin,CaN)蛋白表达与瓣膜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心外科因瓣膜病住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搜集其术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所示的心律状况分为窦性心律组(n=17)和房颤组(n=23).以外科换瓣手术时取下的右心耳心肌组织为研究标本,用蛋白印迹法检测钙蛋白......

    作者:张庆;王建春;赵勇;周南南;李丛;王丽娟;孙霞 刊期: 2015- 08

  • 中国大样本队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突变谱及其临床相关性

    目的探讨中国大样本队列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遗传学基础以及与不同基因型相关的表型严重性.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02至2011年连续收录的179例无血缘关系的HCM患者(男119例,女60例)直接测序分析β肌球蛋白重链(MYH7)、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和心脏肌钙蛋白T(TNNT2)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结果共发现40例(22.3%)患者存在34种突变.79.4......

    作者:刘杰;刘文玲;胡大一;朱天刚;刘雯;马占锋;杨杰;谢文丽;李翠兰 刊期: 2015- 0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