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运动干预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目前,全球约有15亿高血压患者,近1/4人口,预计到2025年,全球高血压患者还将增加60%.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66亿.20世纪50年代,Damato首次在纽约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3个月的跑步机和功率自行车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揭开了运动干预高血压研究的篇章.在当前的新型医疗模式中,运动不仅充当辅助角色,更作为一种医疗措施,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终......
作者:马云 刊期: 2015- 09
-
微小RNA在心力衰竭中的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是由多条分子通路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由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与大部分RNA不同的是,其主要是作为基因的内源性调节因子,并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miRNA通过作用于mRNA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表达发挥抑制效应[1].本文对......
作者:陈峰;王华;杨杰孚 刊期: 2015- 09
-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分层单纯随机抽取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名,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纳入2010至2011年超声检查未检出颈动脉斑块且研究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2372名.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观察2012至2013年体检时新发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
作者:桑大森;陶杰;宋达;黄科宇;许继波;董岩;陈朔华;吴寿岭 刊期: 2015- 09
-
成人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中心性肥胖和严重中心性肥胖的腰围切点值.方法利用中美心肺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1993至1994年的横断面调查资料,纳入其中年龄在35~69岁且资料完整者的10265名作为研究对象.以腰围的每个整数厘米值为切点,计算各切点检出危险因素聚集(同一个体同时具有2个及以上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距左上顶点的距离,以距离短的腰围切点值作为诊断中心......
作者:温潇潇;麦劲壮;高向民;郭敏;吴勇;刘小清;赵连成 刊期: 2015- 09
-
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遗传检测管理
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临床常见,在欧洲和北美洲SCD的发生率达50~100例死亡·100000人-1·年-1[1],尽管SCD在中国的发生率约为41.8例死亡·100000人-1·年-1[2],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因SCD死亡的人数高达约544000例.相比大多数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中老年患者猝死,一些平时表现健康且心脏功能正常的年轻......
作者:刘欣;申阳;洪葵 刊期: 2015- 09
-
2014年肺血管疾病进展回顾
以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和肺高血压(pulmonaryhypetension)为代表的肺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随着对肺血管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其发病机制、分类、筛查和诊断技术以及特异性药物治疗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年会上发布了新版(第3版)“急性肺栓塞诊断和处理指南”,指南中涵盖了近年......
作者:于世勇;陈剑飞;黄岚 刊期: 2015- 09
-
理解医学 做合格医生
我想结合自己4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学习体会,与大家讨论“怎么理解医学?学当合格的医生”.选择了医生这一神圣职业,就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把一生的精力奉献给医疗卫生事业,热爱临床工作,救死扶伤.2014年年初大家都在议论——时间都去哪儿了?有些医生为患者服务诊病治病的时间是不是太少了?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报科研项目、基金,申报奖励,写SCI文章.而在评价晋升制度上也对临床工作重视不够.......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5- 09
-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两种分类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的2种分类方法,即按跨肺压差(transpulmonarypressuregradient,TPG)和按肺动脉舒张压差(diastolicpressuredifference,DPD)分类的血液动力学特点及二者的一致性.方法入选33例右心导管确诊的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血压患者.按TPG将患者分为2组,TPG≤12mmHg(1mmHg=0.133kPa)组17例和TPG>......
作者:张浩;张海锋;孙伟;盛燕辉;杨荣;徐东杰;周芳;许莹;周艳丽 刊期: 2015- 09
-
基于吸入伊洛前列素的联合治疗策略挽救合并严重右心衰竭肺高血压的探索
目的观察以吸入伊洛前列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策略对合并严重右心衰竭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治疗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肺高血压功能分级为Ⅳ级的第一大类肺高血压患者24例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患者5例,共29例患者.其中13例患者院前已接受波生坦和(或)西地那非治疗,入院后加用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16例无背景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吸......
作者:宁宁;王岚;张宏达;刘倩倩;彭富华;赵勤华;蒋鑫;何晶;姜蓉 刊期: 2015- 09
-
中国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儿童心脏解剖和功能以及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比较
目的比较中国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健康儿童心脏形态、功能以及肺动脉压力,并进一步对高原地区的汉族儿童和藏族儿童心脏及肺动脉的指标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出生后15d至14岁的健康儿童,共477名.其中平原地区220名(上海市,海拔16m),高原地区257名(青海省久治县,海拔3700m).再分别将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的儿童按年龄段各分成7组,即≤1个月组、1个月<且≤6个月组、6个月<且≤1岁组、1岁<且≤3......
作者:齐海英;徐素雅;马如雁;蒋丽霞;李淑萍;买抒;陈宏;葛梅;王美英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
- 1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心肌梗死一例
- 2 兔急性心肌梗死后24小时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
- 3 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及脑钠素的影响
- 4 冠状动脉普通支架术后十年造影随访一例
- 5 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标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左房激动途径的探讨
- 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文献检索启事
- 7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价值
- 8 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心室同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
-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 10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 11 心血管介入诊疗报告及存档的计算机管理软件
- 12 普罗布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效应
- 1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探讨
- 14 二叶主动脉瓣畸形的胸主动脉超声特征与临床意义
- 15 伊诺前列素联合小剂量他达那非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单中心、开放、对照研究
- 16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当日PCI的安全性与住院临床结果评价
- 17 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 18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9 心脏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中期预后的影响
- 20 二十二碳六烯酸增加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离子流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