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新证据和新指南
本期刊出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简称新指南)是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简称2007血脂指南)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团队历时1年多辛勤工作的成果.2007血脂指南的公布对我国血脂异常控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十年来,在这一领域国际国内的研究和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血脂指南的更新势在必行.......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6- 10
-
齐头并进,共谱新篇章:论影像学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近年来,伴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和新器械的研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早期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和瓣膜球囊成形术,发展到目前的经导管瓣膜置入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二尖瓣)、瓣膜修复术(二尖瓣及三尖瓣)、左心耳封堵术和左心室减容术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脏病学的研究热点.这些微创新技术和新方法不仅降低了手术风险,甚至还能提高临床疗效,无疑将开辟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的新篇章.......
作者:赵世华 刊期: 2016- 10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要点与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与修订工作组根据中国人群自己的血脂异常特点及其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际上近年血脂研究新进展,经反复多次讨论,共同完成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简称新指南)的修订工作.笔者参与了该指南修订的全过程,现试图简述其要点及个人的理解.......
作者:赵水平 刊期: 2016- 10
-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已于2016年8月19至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6- 10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前言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同醇(total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mmol/L,高胆同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
作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刊期: 2016- 10
-
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对75岁及以上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对75岁及以上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75岁及以上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心动图证实主动脉瓣狭窄程度为中重度的3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VEF值是否减低,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减低组.LVEF减低的界值分别为60%、55%、50%、45%和40%,即将患者依......
作者:李喆;叶蕴青;王墨扬;许海燕;滕思勇;钱杰;王巍;王旭;吴永健 刊期: 2016- 10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的80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封堵术中应用普通肝素80U/kg.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监测血常规,若术后血小板计数减少≥5%,且血小板计数<100×109/L(严重血小板减少),则给予治疗(包括卧床、制动、应用硝普钠控制血压、应用激素和人免疫球蛋白抑制免疫反......
作者: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 刊期: 2016- 10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284例,其中确诊为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81例(急性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6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比例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5%......
作者:刘子衿;缪黄泰;聂绍平 刊期: 2016- 10
-
中国成人血脂指南修订中降脂原则的思考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和发展中,血脂异常起到了中心性、致病性作用[1].大量的临床研究反复证实,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能显著减少ASCVD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提倡以降低血LDL-C水平来防控ASCVD风险[1-3].所以,我国《中国成人血脂指南(2016......
作者:赵水平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并发症分析
-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名单
- 3 抗纤维化短肽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与降解的调节作用
-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干预高血压患者尿酸代谢的对比研究
- 5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预后的影响
- 6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心脏大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93例
- 7 插入式心电监测器Reveal LINQ心律失常算法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评估
- 8 单一靶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
- 9 心肌灌注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远期预后价值
- 10 导管消融不宜作为我国现阶段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
- 11 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早期预警指标的回归性研究
- 12 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LMNA新突变E82K的发现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 13 103Pd同位素支架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 14 导管射频消融与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对照观察--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及随访终点多因素分析
- 15 中国人群长期血压变化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6 基质裂解素1基因变异对急性心肌梗死易感性的影响
- 17 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随访结果——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 18 60岁以上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PCI术后Percloser血管缝合器止血与常规压迫止血的对比/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的体会
- 19 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名义
- 20 尾加压素Ⅱ对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