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心脏磁共振检测化疗后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里,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治疗方法的进步.然而,肿瘤患者却有着过早出现心脏疾病的风险[1],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心衰),2年死亡率高达60%[2],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并进行相关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心脏易受到化疗药物及肿瘤相关心血管病易患性的双重影响,心肌损伤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1,3].本文就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
作者:沈佳燕;姜萌;何奔 刊期: 2017- 06
-
精准医学与中国实践:回顾与思考
2015年1月,美国政府在国情咨文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这一计划随即在全球引起了强烈反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对这一计划进行了解读,从医学研究、临床模式、基金资助、金融投资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分析,试图从中寻找发展的方向和机会.近两年来,精准医学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已得到了一定的共识.本文从历史渊源、诞生背景、发展现状等方面梳理精准医学的来龙去脉,并回顾一年多来我国精准医学计划的实践历......
作者:董尔丹 刊期: 2017- 06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吗?
自1984年Dougherty等[1]首次报道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收缩性心衰患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而舒张性心衰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可有轻度异常,因此提出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HFpEF)用以替代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
作者:罗玲;马爱群 刊期: 2017- 06
-
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
一、精准医学概述精准医学承接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指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靶点,并对一种疾病进行精确亚分类,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美国国家工程院(NA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
作者:杜杰 刊期: 2017- 06
-
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时代已经到来?
科技界与医疗界经过50多年来的努力,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1],特别是单基因心血管疾病,有望精准预测、精准诊断、靶向治疗.一、精准医疗之争通过深度理解人类基因组,已经明确了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找出了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及逆转方法.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时任总统在2015年1月21日的国情咨文中,号召美国率先启动精准医疗计划.精准医疗强调在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蛋白组、转录组、代......
作者:惠汝太;宋雷;胡盛寿 刊期: 2017- 06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肺动脉高压从传统诊疗走向精准医学的20年
精准医学是个新名词,但绝不是新概念.它源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一脉相承,二者目的很相似,都是要“辨证论治”,即把传统医学定义的一类疾病,比如高血压,进行更精确的表型鉴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针对每一位患者合适的治疗,或者说干预和管理方案.相对于个体化医疗,精准医学更强调结合新科学技术,例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甚至包括宏基因组等生命......
作者:王晓建;张宏达;荆志成 刊期: 2017- 06
-
创新:源于临床回归临床
近年来,心脏瓣膜病的诊疗模式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经导管极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的时代已经到来,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新指南推荐TAVR可应用于外科手术禁忌(I,A)、高危(I,A)以及中危(Ⅱa,B-R)的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但是,TAVR技术虽在全球范围内蓬......
作者:王建安 刊期: 2017- 06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策略选择的荟萃分析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荟萃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Medline,中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等在线电子数据库,手工检索国际上重要会议论文集,......
作者:袁晨;钟雷;黄榕翀 刊期: 2017- 06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颁布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治指南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介于40%~49%的心衰患者定义为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mid-rangeejectionfraction,H-FmrE......
作者:易诗欣;黎励文 刊期: 2017- 06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心衰)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虽然有急性与慢性、左心与右心、收缩与舒张功能及不同病因等分类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常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进行分类和治疗.近年来LVEF降低不明显的心衰的分类越来越受到关注,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心衰诊治指南将......
作者:柳俊;董吁钢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卡维地洛对大鼠心肌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2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方法评价
- 3 重视影像学提高肺高血压诊断评估水平
-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牙周致病菌的关系
- 5 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后血压变异性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 6 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意义
- 7 重症心肌炎磁共振随访一例
- 8 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
- 9 急性心肌梗死近20年住院临床诊治和病死率的比较分析
- 10 封堵器脱落急诊手术三例
- 1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新进展
- 12 小儿动脉导管堵闭术后九例溶血的诊治体会
- 13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 14 起搏消除长间歇治疗长-短心室周期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一例
- 15 伴有2型糖尿病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特征
- 16 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再搭桥
- 17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干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患者预后的前瞻性研究
- 18 咪达普利和安体舒通对心肌纤维化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干预研究
- 19 应用Seldinger技术放置心包引流管的临床观察
- 20 微电极阵对多非利特干预豚鼠心室肌场电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