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5期文章
  • 冠状动脉迂曲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迂曲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的有典型心绞痛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共入选患者117例,根据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CMVD组(69例)和非CMVD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肝肾......

    作者:王志远;汪雁博;郝国贞;姜云发;谷新顺;范卫泽;龚强;王庆;傅向华 刊期: 2018- 05

  • 直接胆红素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接胆红素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431例.根据入院时直接胆红素水平,以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低胆红素组(<2.2μmol/L,2219例),中胆红素组(2.2~3.0μmol/L,2016例)和高胆红素组(>3.0μmol/L,219......

    作者:许连军;宋莹;许晶晶;高展;唐晓芳;王欢欢;刘如;蒋萍;姜琳;姚懿;高立建;张茵;宋雷;赵雪燕;陈珏;高润霖;乔树宾;杨跃进;徐波;袁晋青 刊期: 2018- 05

  • 社区人群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中心外膜脂肪(EAT)体积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社区人群的体检资料.社区体检人群行64排双源CT测定EAT体积以及CAC积分,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同期行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BG)等各项生化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调查人群的既往病史、吸烟......

    作者:张晗晖;孟祥彬;王文尧;张阔;祁雨;安仕敏;王思远;郑济林;吴静;周永;高传玉;唐熠达 刊期: 2018- 05

  • 纳米技术为冠心病高危患者早期预警及治疗带来希望

    冠心病是威胁健康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致残、致死率高.2017年6月,新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得不到控制,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预计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带来极大的社会负担[1].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心血管疾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马茜;孙洁芳;周玉杰 刊期: 2018- 05

  • 冠心病的抗炎治疗:历经艰辛终见彩虹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炎症假说”提出已逾20年[1].随着研究的扩展深入,该假说的架构日趋完整[2-3]:多种危险因素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富含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及乳糜微粒残粒)进入并滞留于内皮下,经修饰后激活内皮,诱导大量炎症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进入局部,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并形成级联......

    作者:程翔 刊期: 2018- 05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前大剂量他汀治疗无益于改善临床转归

    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之外的生物多效性是否具有临床价值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部分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症、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调节免疫等效应,但也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溶解坏死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更多研究资料的披露,多数临床专家认为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获益来源应回归调脂治疗本原,而不应过度强调其调脂之外的多效性.......

    作者:李勇;赵水平;李毅;韩雅玲;彭道泉;廖玉华;叶平;董吁钢;陈红;郭艺芳;陆国平;何奔;朱建华;梁春;李建军;胡大一;陈桢明;郭志刚;姜晓斐;张大庆;黎励文;余国龙;刘玲;张丽;魏盟;赵冬;史旭波 刊期: 2018- 05

  • 心律失常精准医疗展望

    古典医学的诊疗起源于对患者行为学、症状学等表象的观察及经验总结.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来源于机体生物标本等相应的分子检测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其结果也较为客观稳定、可重复强,是结局性判别的佳检测手段,成为狭义上精准医疗的雏形.心血管疾病是一个综合大量临床信息涉及多个致病环节的学科,其中心律失常专业尤甚.现代医学的思维无论是诊断、决策还是治疗上,都强调应用多维度、多平台及多技术实现个体化,终而衍生出对其......

    作者:吴书林 刊期: 2018- 05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8)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内影像.IVUS能够精确测定管腔、血管直径以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在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共识专家组依据国内外IVUS临床研究结果,结合国内临床应用经验和体会,以实用为主旨,拟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操作,并提......

    作者: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