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7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6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入院时,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均为Ⅱ级.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例,前壁心肌梗死2例,下壁心肌梗死1例;室间隔穿孔4例,乳头肌断裂1例,左心室游离壁破裂1例.患者均持续......

    作者:叶家欣;葛敏;王东进 刊期: 2018- 07

  • 信息时代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的类型.在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每年花费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包括药物、医疗服务及劳动力丧失等)的相关费用约为3000亿美元[2].在我国,根据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3],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虽然药物及介入治疗迅猛发展,但我国急性心梗患者的再灌注比例并没有提高,院内病死率也没有下降.......

    作者:赵逸凡;张毅;刘宝鑫;戴能;朱梦云;彭文辉;陈维;于学靖;徐亚伟 刊期: 2018- 07

  • 左心室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意义

    心血管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头号杀手.在引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和实行抗凝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死亡率显著下降.尽管如此,心肌梗死后并发症依旧导致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让人担忧的并发症是左心室血栓引起的体循环栓塞,研究左心室血栓形成的危险和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梦佳;Peter Nordbeck;胡凯 刊期: 2018- 07

  • 建立新型考核与认证模式提升心血管专科医师能力

    我国于1991年初步建立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成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但在新的时代仍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培训质量和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从以学分制和记考勤的考核方式向以临床服务能力评定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作者:马长生 刊期: 201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