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第六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00年11月25~2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自1998年上一届全国会议以来的一次心血管病学术盛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300余篇,经过大会组织委员会审阅讨论,选出大会交流发言16篇,分组发言48篇,书面交流679篇。会议还组织了专题报告16篇,卫星会议11个。这次会议的特点是:(1)规模较大,出......

    作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01- 02

  • 窦性期前收缩诊断标准的探讨

    窦性期前收缩(SPB)的诊断,不断见诸文献,但诊断标准尚有值得商讨之处,现结合我们所见1例分析如下。  患者男性,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于1998年10月14日描记心电图(图1):图中9个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和V1、V3、V5每3个导联同步记录。全图可见呈现的P波高度、时间、形态在同一导联中完全一致,P-R间期均固定于0.18s,QRS外形在同一导联中也相同。图中出现5次“......

    作者:徐慧娟;方炳森 刊期: 2001- 02

  • 应用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与常规方法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对比研究

    目的三维电磁导管标测(即Carto)系统可三维显示心脏解剖结构。通过其与常规X线透视下标测和射频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7例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方法组15例,行常规X线下标测和消融;Carto组12例,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扑动(房扑)持续发作时,应用Carto系统在相关心房标测,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设计消融路标射频放电。比较两组的成功率、手术时间......

    作者:吴书林;方感宏;杨平珍;李海杰;陈泗林;詹贤章;欧阳非凡;马虹 刊期: 2001- 02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功能结构域切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切除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PDGF-α)受体功能结构域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切除(truncated)PDGF-α受体功能结构域、构建腺病毒重组PDGF-α突变体。转染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荧光染色、DNA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检测VSMC的凋亡。结果转染PDGF-α突变体经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证实。转染PDGF-α突变体呈时间......

    作者:祝之明;莫显明;胡文辉;祝善俊 刊期: 2001- 02

  • 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

    目的研究我国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定量评估其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九五”横断面研究资料,并与“六五”和“八五”可比资料比较。结果在15组35~59岁中年人群:(1)各种危险因素均存在极大的人群差异;(2)高血压总体趋势明显呈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和男性高于女性的流行趋势,高发区患病率已超过40%;(3)血脂异常患病率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相对不发......

    作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 刊期: 2001- 02

  • 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心动过速的心内膜标测与消融

    目的观察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与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3.2岁。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64极球囊电极和射频消融导管至同一心室,计算机标测系统首先构建心腔的几何构型,然后建立心动过速的腔内等电势图,分析心动过速的早起源点及折返激动的关键峡部,终利用计算机导航系统指导消融导管至拟定靶点处进行环状或线形消融。结果5例患者共诱发出6种心动过速,......

    作者:曹克将;邹建刚;陈明龙;朱莉;李文奇;陈椿;杨荣 刊期: 2001- 02

  • 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

    目的分析在中国人群中,反映向心性肥胖的指标——腰围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关系,并探讨中国人群适宜的腰围切点。方法分析数据来自1993~1994年对14组中年(35~59岁)人群进行的抽样调查,职业包括产业工人、农民、城市居民和渔民,地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中部。调查项目均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由合作中心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和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16466人。结果显示中国......

    作者:周北凡;武阳丰;赵连成;李莹;杨军;李贤 刊期: 2001- 02

  • 钙对心房肌电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的用动物试验模拟快速房律,观察心房电重构的电生理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用8只羊自身随机对照,观察不同状态下和用不同药物时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和心房颤动(房颤)的诱发率。结果(1)800次/min的快速心房刺激很快引起AERP的缩短,停止刺激后AERP的恢复也很快。单用维拉帕米可防止快速刺激引起AERP的缩短,而升高血清钙显著延缓停止刺激后的AERP的恢复,而且升高血清钙可......

    作者:程康安;邓华;方全;林沁;左文宝;吴宁 刊期: 2001-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