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7期文章
  • 人心肌肥大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体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天狼猩红、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32例肥大心肌(左、右心室心肌各16例)组织中胶原、bFGF和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压力和容量超负荷都可使心肌组织胶原增生,bFGF、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bFGF、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

    作者:罗惠兰;何作云;冯兵;喻陆 刊期: 2001- 07

  •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卡托普利治疗组40例、氯沙坦治疗组40例,并于AMI后1周、4周、28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和心室相位分析,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左室收缩同步性功能参数,了解二者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

    作者:刘君;傅向华;杨新毅;魏玲格;李亮;马宁;吴伟力;李世强;张斌 刊期: 2001- 07

  • 步行运动试验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炎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采用6min步行运动试验,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Fa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GAM-1)、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NDA)等因子的变化,以及运动训练对其的影响.方法50例CHF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6min步行运动试验,并于运动前及运动后抽取静脉血;血浆TNF-α、可溶性Fas和sCAM-1的含量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作者:许项立;惠海鹏;侯玉清;李琦;刘煜;赖文岩 刊期: 2001- 07

  • 伴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

    目的探讨不存在房室结双径路特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点.方法102例AVNRT患者分为3组:A组15例,存在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心房递增起搏时无AH间期跳跃(≥50ms)延长;B组21例,存在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心房递增起搏时有AH间期跳跃(≥50ms)延长;C组64例,存在不连续房室结功能曲线.比较3组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心房递增起搏时大AH间期[AHmax(WCL)]、心房......

    作者:吴素华;马虹;王业松;何建桂;柳俊;唐安丽;廖新学;吴书林;杨平珍 刊期: 2001- 07

  • 国产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未闭动脉导管15例报告

    目的评价国产蘑菇伞形动脉导管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15例患者,男4例,女11例,平均年龄23±18(5~65)岁.PDA平均小直径为4.9(2.5~12.0)min,应用F7~F9长鞘管输送封堵器.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10min动脉造影显示PDA完全堵塞.无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形动脉导管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永文;胡建强;边长勇;赵仙先;丁继军;陈凌;郑兴;毛红娟 刊期: 2001- 07

  • 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一年随访

    目的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治疗1年后随防期的病情作出评估.方法前瞻性对203例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组1,n=101例)及对照组(组2,n=102例).二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和再梗死,次要研究终点:临床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结果失随访14例(组1和组2......

    作者:马虹;廖新学;何建桂;董吁钢;叶慧膺;杜志民;刘思明;张育君;马中富;梁崎;王礼春 刊期: 2001- 07

  •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1).记录每例患者人院即刻和第3、7、14、21d12导联心电图,用Wagner的QRS记分法进行QRS记分,预测梗死面积.于治疗21d后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并测定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作者:刘素云;李拥军;齐华阁;田泽君;刘东刚 刊期: 2001- 07

  •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0例分析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诊断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中的作用.方法10例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0(30±17.7)岁.分别采用美国HP-5500及日本Toshiba-140A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2.5-3.5MHz.部分患者接受超高速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左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未见栓塞征象.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

    作者:樊朝美;李一石;唐红伟;陈启明;蒋文;黄洁;刘汉英;秦王燕;宁静 刊期: 2001- 07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Ca2+反常与ATP酶泵功能抑制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Ca2+分布、含量及ATPase活性变化,探讨Ca2+反常与ATP酶泵功能抑制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原位亚细胞Ca2+变化;电镜酶细胞化学及生化方法测定ATPase分布及活性变化.结果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30、60min肌浆网及肌膜Ca2+明显减少(P<0.01),而胞浆及线粒体内Ca2+明显增加(P<0.01).再......

    作者:谷天祥;张显清;谷春久;石玉秀;李厚文;姜桂娥;赵凤凯;王天骄 刊期: 2001- 07

  • 西立伐他汀抑制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因子的表达及活性

    目的观察西立伐他汀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的THP-1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的表达及活性的作用.方法培养的THP-1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西立伐他汀,用RT-PCR法检测MMP-2及TFmRNA,酶原电泳法测定培养基中MMP-2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内TF抗原.结果随着西立伐他汀浓度增加,T......

    作者:冯宁;陆国平;张曼玲;龚兰生;冯宗忱 刊期: 2001-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