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浓度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的过程.研究探讨胰岛素对人单核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MoDC)分化成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单核细......
作者:陆浩;钱菊英;姚康;孙爱军;黄榕翀;郝颖;施鸿毓;王克强;邹云增;葛均波 刊期: 2007- 12
-
促进心肌梗死区心肌再生的组织工程研究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病例数逐年增加,随着手术技术逐渐完善,辅助装置在部分重症病例的成功应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效果不断提高[1].同时,提高CABG的远期疗效和危重症冠心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在不断寻找新技术与传统外科手段相结合的新的治疗方法,而材料科学与基础医学的交叉产生了组织工程的概念.......
作者:周骐;周建业;胡盛寿 刊期: 2007- 12
-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高危人群心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云南不明原因猝死高发地区人群的心电图特征,发现其规律并为进一步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间,对云南的不明原因猝死高发区(宁蒗、鹤庆、大姚)的三个自然村年龄为15~45岁的居民进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普查,以云南大理地区人群作为对照人群.共普查人群338例,男性175例,女性163例,平均年龄(33.4±11.7)岁.记录所有普查者的一般状况及疾病家族史.单......
作者:冯莉;任金马;张健;杨跃进;黄文丽;杨崇福;叶绍东;李崇剑;俞梦越;任晓庆;高鑫;罗彤;袁建松;李北祥;杨林;龚菁;腾思勇;顾东风;曾光;浦介麟 刊期: 2007- 12
-
重视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心血管危险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多数情况下会同时合并脂代谢异常和高血压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来自高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引起的血管并发症.......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07- 12
-
全军第十五届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纪要
第十五届全军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于2007年9月27至30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承办.与会代表650余人,收到论文750余篇,近50位国内、军内著名专家作了专题讲座,并报告了全军2005至2006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和起搏器置入及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注册登记结果.......
作者: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07- 12
-
第五届中国心房颤动论坛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心房颤动(房颤)论坛(the5thChinaAtrialFibrillationSymposium,CAFS)于2007年7月6至8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有来自美、法、德、韩、日以及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两岸三地数百名专家和500余名代表参加,聚焦于过去一......
作者:汤日波;李真;龙德勇;杨延宗;马长生 刊期: 2007- 12
-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前言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有临床症状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将继续增长,正在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病症.......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07- 12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参数优化对心脏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A-V、V-V间期优化对心脏同步性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探索A-V、V-V间期优化在增强CRT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于术后7天、3个月、6个月进行A-V、V-V间期优化,观察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变化.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图像采集及下线分析.结果经观察,术后7天、3个月、6个月的A-V间期需行优化的例数分别为28例......
作者:林纯莹;陈泗林;何亚乐;费洪文;薛玉梅;刘烈;梁远红;吴书林 刊期: 2007- 12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初步经验.方法17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了CRT-D治疗,其中6例患者接受了具有心衰预警功能的InSyncSentry.基础病因为扩张性心肌病12例,缺血性心肌病5例;13例患者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发作病史.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
作者:华伟;张澍;王方正;丁立刚;牛红霞;陈柯萍;陈新 刊期: 2007- 12
-
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经食管心室起搏临床抢救的应用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缓慢心室率、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较常见,有些患者症状较重,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一般需要紧急心脏起搏;对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房室传导障碍的患者,单纯心房起搏无效,需要紧急心室起搏.......
作者:郑方胜;赵海蓉;毛露霞;王延宗 刊期: 2007- 12
动态资讯
- 1 血清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 2 冠状动脉造影和射频消融术引起肺栓塞一例
- 3 心房颤动的经导管消融治疗
- 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Ca2+反常与ATP酶泵功能抑制
- 5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汇总分析
- 6 干扰素γ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 7 心室颤动期间心脏动作电位和细胞内钙瞬变
- 8 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 9 线粒体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10 组建联盟 凝聚正能量
- 11 中国心血管40年
- 12 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前心脏CT检查的价值
- 13 青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急性下壁和右心室心肌梗死一例
- 14 房室旁路不彻底消融后电生理特性的改变
- 15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预激综合征二例
- 16 对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策略选择的思考
- 17 胺碘酮与氯沙坦、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前瞻、随机开放研究
- 18 解读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2006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与心脏猝死预防指南
- 19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Cx43基因表达的研究
- 20 室壁瘤形成与心电图ST段抬高的相关性研究/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冠心病患者冠状循环ox-LDL水平与内皮损伤的关系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