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L型钙通道和钾通道Kv4.3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建立家兔快速心房起搏模型,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早期心房超微结构变化和相关离子通道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36只家兔给予600次/min的频率进行心房起搏,按起搏时间分成6组,透射电镜观察心房肌超微结构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检测L型钙通道α1c、β1、α2亚单位和钾通道Kv4.3的mRNA表达,Westernbolt检测L型钙通道α1c,钾通道Kv4.3的蛋白表达.结果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

    作者:马瑞彦;杨宗英;钟前进;陈林;王学锋;肖颖彬 刊期: 2007- 12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无效原因分析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疗效,总结CRT无效的原因.方法研究施行CRT的患者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41~82岁.患者术前均采用血流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的方法进行收缩不同步的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有效者定义为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有效......

    作者:史浩颖;金炜;汪芳;宿燕岗;柏瑾;王蔚;刘健;潘翠珍;葛均波;陈灏珠 刊期: 2007- 12

  • 心脏起搏器综合征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器综合征(PMS)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1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因慢室率心房颤动安置心室按需型永久起搏器(VVI)的患者中,16例安置后出现PMS的患者为PMS组,18例未出现PMS的患者为无PMS组.用组织多普勒影像技术测定左、右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收缩峰值速度、加速度和达峰时间.结果观察组左、右心室侧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左......

    作者:周德震;韦凡平;袁高辉;程震锋 刊期: 2007- 12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生理性起搏的临床技术研究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1],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但是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且其临床操作有一定难度.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包括流出道间隔部和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作者:张志辉;曹宇;欧阳茂;匡建华;蒋卫红;江凤林;张梦熙;杨侃 刊期: 2007-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