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12期文章
  •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Pin1是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cis-transisomerase,PPlase)微小菌素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由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卢坤平教授于1996年首次发现并命名,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唯一能够识别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pSer/Thr-Pro)基序的顺反异构酶[1].Pin1蛋白编码基因定位于19p13,由16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含WW......

    作者:林丽明;吴莹;吴梅芳;林金秀 刊期: 2017- 12

  • 外泌体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通常采用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再灌注治疗,心肌再灌注将进一步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1-2].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研究证实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广泛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对外泌体、心脏中的外泌体及不同来源外泌体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龚志坚;温明华;程晓曙 刊期: 2017- 12

  • 心力衰竭的团队配合化管理

    心力衰竭(心衰)作为临床常见病,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病情易反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等特点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相关指南报道心衰的患病率为1%~2%,而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升至10%[2].心衰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约20%发生再住院,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是心衰冉住院的高危人群.心衰患者不仅再住院率高,生活质量也明显受到影响[3].尽管有证据表明一般治疗、......

    作者:刘彤;宋德利;朱平辉;安冰;董建增 刊期: 2017- 12

  • 攻克肥厚型心肌病:曙光初现任重道远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中国指南)即将问世.由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事件发生率低,硬的、客观的临床后果[如心力衰竭(心衰)]常多年后才发生,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少,如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相关指南[1-2]一样,中国指南[3]中的很多推荐意见一样来自专家共识、荟萃分析、小样本的临床......

    作者:惠汝太 刊期: 2017- 12

  • 路邓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早产儿、长时间住院及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加,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us,CNS)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加[1],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路邓葡萄球菌作为一种CNS,较其他CNS毒力强,可引起心内膜炎、骨髓炎、腹膜炎、淋巴结炎、眼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等[2-5].路邓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作者:袁经林;赖平;杨晨;钟一鸣 刊期: 2017- 12

  • 我们还需要向西方学习多久:艾森曼格医师留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维克多·艾森曼格(VictorEisenmenge)是奥地利人,是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的私人保健医,众所周知斐迪南大公于1914年被刺杀,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但真正让艾森曼格名扬天下且名垂青史的是1897年他在德文期刊《临床医学》(ZeitschrififürklinischeMedizin)发表了一篇题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一个从小就有紫绀和呼吸困难,终死于咯血......

    作者:荆志成 刊期: 2017- 12

  •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近年来,心血管专科医师对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越来越重视,国内外对其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广泛.欧美医学界十余年前就开始着手规范HCM的诊断和治疗.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发布了HCM专家共识[1],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第一部HCM诊断与治疗指南[2],20......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编写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7- 12

  • 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沐浴下成长

    拜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9期总编随笔栏目刊登的董尔丹教授的文章——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名义,董教授在文末写到“我更期待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医院的心脏中心、每一个诊所的心血管科诊室,无论在医生办公室还是休息室,都可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次第摆放,医师或医学生们或开卷捧读或掩卷长思”.读毕,凝视着我书架上、办公桌上几十年来我亲自制作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合订本和一些还没合订的期刊,回想起......

    作者:贾银明 刊期: 2017- 12

  • 成年人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2003年1月至2016年9月救治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9)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5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生命体征、血液生化学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心电图表现.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因素.结果暴发性心肌炎......

    作者:孙丽杰;郭丽君;崔鸣;李莹;周博达;韩江莉;张喆;张永珍;高炜 刊期: 2017- 12

  • 弹簧圈栓塞冠状动脉间隔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弹簧圈栓塞冠状动脉间隔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住院成功行弹簧圈栓塞冠状动脉间隔支术的HOCM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2~64岁.术前及术后48h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尖五腔心切面测量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术后3d、6个月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患......

    作者:刘会;吴强;谭洪文;旁军 刊期: 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