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二例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LVD)是极为罕见的心脏畸形,我院左心室造影检查诊断LVD已有二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张明;高阳 刊期: 2001- 10
-
肺部肿瘤致体位性ST段抬高一例
患者,男,70岁.因发作性胸闷、心悸、左胸部疼痛伴全身乏力近1个月,于2000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无咳嗽、咯痰、咯血症状,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卧位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梁芳;黄宝堂;陶渝奇;李进华 刊期: 2001- 10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70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1h”于2001年4月2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血压135/75mmHg(1mmHg=0.133kPa),颈软,双肺呼吸间音清,心率35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
作者:阮爱兵;吕爱玲 刊期: 2001- 10
-
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肌梗死所致的细胞丢失和瘢痕形成是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顽固心力衰竭(心衰)乃至死亡的病理基础.......
作者:赵翠萍;金链弘 刊期: 2001- 10
-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积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以较大人群、较广的地理覆盖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供中国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量化关系的数据;探讨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危险因素标识或致病因素在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的关系上存在的差别;分析血压对急性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及控制血压对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初步评价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治疗和分级标准.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29488人基线血压......
作者:赵冬;吴兆苏;王薇;刘静;吴桂贤;曾哲淳;王文化;刘军;秦兰萍;刘飒 刊期: 2001- 10
-
中国人群心电图时间参数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目的调查和评估中国人群心电图时间参数(P波和QRS波时限、PR间期、QT及QTc间期)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采集5360例(男3614例,女1746例)健康人心电图并按性别分为5个年龄组,计算男、女各年龄组时间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及96%范围上、下限.结果各年龄组男性的P波时限、PR间期以及QRS波时限均大于女性,而女性的QTc间期均大于男性;各年龄组时间参数的性别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440ms......
作者:吴杰;Jan A.Kors;Peter R.Rijnbeek;陆再英;徐春芳;Jan H.van Bemmel 刊期: 2001- 10
-
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控制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五大死因.据我国199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25~64岁的人群中经年龄调整后的患病率为3.2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患病率更高,达5%以上,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如果将糖耐量异常统计在内,则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6000万以上,居世界第2位.......
作者:吕卓人;姜馨 刊期: 2001- 10
-
第二届东方国际介入心脏病学会议简介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东方国介入心脏病学会议于2001年6月6~10日在南京举行.......
作者:杨兵;曹克将 刊期: 2001- 10
-
一种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的动物试验评价
目的利用外科创建的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评价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心健TM)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Gor-tex人造血管缝合在犬降主动脉和左肺动脉之间建立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1周后行经皮穿刺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降主动脉造影、大体解剖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9只犬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其中8只1次堵闭成功,技术成功率为89%.7只完成1周~3个月随访.堵闭术后......
作者:李俊杰;曾国洪;张智伟;李渝芬;范瑞新;肖学均 刊期: 2001- 10
动态资讯
- 1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2 高血压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463例的干预治疗研究
- 3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50例临床分析
- 4 曲美他嗪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价值
- 5 姐妹同患牙痛为主要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
- 6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生物能量消耗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7 关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脑血管事件
- 8 α1肾上腺素受体1A亚型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抗α1A肾上腺受体抗体间的关联分析
- 9 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及观察
- 10 大鼠精神应激性心律失常与胸1~5脊髓神经重构及心肌电重构研究
- 11 骨髓间充质细胞修复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3 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14 CYP2C9与VKORC1基因变异对华法林初始抗凝治疗反应性的影响
- 15 胺碘酮的肺毒性六例报告
- 16 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高血压病未见相关
- 17 左主干急性病变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
- 18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 19 心房肌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5/整合素β1基因表达在心房颤动中的变化
- 20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出现状动室颤动的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