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水平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100例冠心病患者(17例急性心肌梗死,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2例稳定性心绞痛)及3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ICAM-1、VCAM-1、E-选择素和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并比较上述......
作者:宋玮;王彬尧;王长谦;厉锦华;刘建平;谢秀兰 刊期: 2002- 08
-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Ala26Val突变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热点突变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在8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在3个家系及1例散发患者中发现β-MHC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Ala26Val错义突变,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3......
作者:邹玉宝;王继征;武鹏翥;郑维越;卢赛兰;宋雷;娄可佳;张芊;惠汝太 刊期: 2002- 08
-
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较长期预防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较长期随访的方法将19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55±10)岁]随机分成:普罗帕酮组、莫雷西嗪组和安慰剂组.普罗帕酮和莫雷西嗪的起始治疗剂量均为300mg/d,根据疗效逐渐滴定,不超过900mg/d.每组中疗效不佳的患者随机进入另外两组,随访期在3~24个月.结果(1)普罗帕酮1~3个......
作者:周达新;李志善;诸骏仁;蔡乃绳 刊期: 2002- 08
-
扩张型心肌病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IDC)的遗传背景及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38例IDC患者、50例病因明确的心力衰竭(HF)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其多态性.结果IDC组HLA-DQA1*0501基因频率(28次)显著高于HF组(14次)及正常对照组(22次)(P......
作者:刘巍;李为民;孙宁玲 刊期: 2002- 08
-
中国部分地区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20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在一般情况、病因、药物治疗、转归及死亡等流行病学演变,为今后我国心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资料.方法先后对国内42家医院1980、1990、2000年3个全年段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共10714例心衰患者入选,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9%,其中男性占56.7%(男性多于女性,P60岁以上患者超过60%;1980、1990......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刊期: 2002- 08
-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缺如的外科治疗
目的介绍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缺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5年1月~2000年9月,共治疗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缺如13例,男10例,女3例.全组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补片关闭室间隔缺损;解除处理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扩张的肺动脉部分切除整形,6例肺动脉区植入瓣叶.结果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7.7%.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出量3例,心包积液1例,经治疗均痊愈.结论儿童型选择性根治处理原则同普通法洛四......
作者:徐志伟;张海波;苏肇伉;丁文祥 刊期: 2002- 08
-
辛伐他汀对兔粥样硬化髂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兔髂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5只)、基础对照组(球囊和高脂饮食,7只)和辛伐他汀治疗组(球囊、高脂饮食和辛伐他汀,6只).球囊损伤后4周处死,取一侧病变髂动脉做病理切片,取另一侧病变髂动脉抽提总RNA和总蛋白,分别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Wes......
作者:季彦;戚文航;高平进;朱鼎良 刊期: 2002- 08
-
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的部分基因表达谱
目的比较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1)实验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一组为糖尿病性心肌病组;(2)从心肌组织中抽提mRNA,经逆转录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3)c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
作者:陈刚;林丽香;庄维特;姚瑾;梁继兴;黄惠彬;林帆;林建立 刊期: 2002- 08
-
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犬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犬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同步记录12只开胸犬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心肌(epicardium,Epi)、中层心肌(midmyocardium,Mid)和心内膜心肌(endocardium,Endo)的MAP.对自主神经刺激前和刺激过程中,三层心肌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和早期后除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起搏周长为1000ms时,在未刺激自主神......
作者:徐大文;张存泰;李泱;刘念;朱西林;王琳;陆再英 刊期: 2002- 08
-
重组生长激素及其与氯沙坦联用对缺血性坏死心肌模型心功能和心肌的影响
生长激素对心脏的发育、形态及功能的维持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单用重组生长激素(rGH)或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联用,治疗实验性心肌缺血坏死模型,了解两药对心功能及缺血坏死心肌的影响.......
作者:关志明;王凤芝;牛建英 刊期: 2002- 08
动态资讯
- 1 肝X受体激动剂可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 2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0例分析
- 3 长期体育锻炼增加心肌葡萄糖代谢利用率
- 4 北京中医医院患者经桡动脉及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 5 一氧化氮对缺氧复氧处理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 6 线粒体连接蛋白43参与缺血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7 湖南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时间和年龄的趋势分析
- 8 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
- 9 CYP2C9与VKORC1基因变异对华法林初始抗凝治疗反应性的影响
- 10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致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 11 hVEGF165四环素调控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成肌细胞的表达
- 12 联合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 13 瞬时受体电位亚族M7在小鼠心肌梗死后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 14 普伐他汀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缝隙连接蛋白43的调节
- 15 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水平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 16 ATP结合盒亚家族B运载体1和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
- 17 稳定性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三种治疗策略对比分析
- 18 世界卫生组织第Ⅰ类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19 摄入高盐膳食对健康男性青年血压影响的研究/坐卧位血压对比观察
- 20 替米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