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两药合用对顿抑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心肌顿抑的概念是1982年由Braunwald等提出,用来描述短时间心肌缺血,虽不发生心肌坏死,但已引起结构、代谢和功能的改变,在再灌注后需要数小时、数天乃至数周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本研究探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两药合用对实验性心肌顿抑犬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景峰;朱纯石 刊期: 2002- 08
-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正性肌力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洋地黄类强心药,另一类为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后者属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的正性肌力药物.非洋地黄类药物分为两种:(1)β受体激动剂;(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作者:刘国树 刊期: 2002- 08
-
第四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病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刊期: 2002- 08
动态资讯
- 1 蘑菇伞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后边缘性残余分流长期观察
- 2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 3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患者CYP2C19基因型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 4 南方地区城市居民高血压与不同体重指数腰围水平的研究
- 5 直视下球囊超声消融肺静脉治疗瓣膜病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 6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
- 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 8 增殖抑制基因与增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9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一例
- 10 舍曲林对兔心力衰竭时左室电机械重构的影响
- 11 肺静脉异常电活动引起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
- 12 骨髓动员与骨髓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猪再灌注后心肌修复及血管再生作用的比较研究
- 13 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 14 区域协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建设探讨
- 15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早期ST段下降幅度的临床意义
- 16 室性心动过速伴手风琴现象
- 1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复合纯合突变一例
- 18 《循环》杂志中文版创刊
- 19 精准医学时代,华法林何去何从
- 20 调脂治疗对冠心病患者餐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