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9期文章
  • 睾酮及其受体在调节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进展及稳定性中的作用

    老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睾酮水平下降.与同年龄健康男性比较,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生物有效性睾酮较低.血睾酮水平降低与主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有关.睾酮替代治疗可明显抑制去势雄性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然而,雄激素与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用机制亦有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李世军;李小鹰;李燕 刊期: 2007- 09

  • 肾上腺髓质素对血管紧张素Ⅱ促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中ADM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

    作者:刘海潮;马业新;何军;柯俊 刊期: 2007- 09

  • 弹簧圈封堵治疗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所致的缺血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瘘(coronaryartery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血管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发病率约为1‰[1].长时间的冠状动脉血液分流即冠状动脉窃血现象可引起类似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如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为缺血性心肌病的一种[2].......

    作者:邢杨波;郭航远 刊期: 2007- 09

  • 高血钾致缺血性T波直立一例

    患者女性,68岁,主因:胸憋、气短半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2个月,于2002年3月12日下午7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16年,2001年10月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2002年1月出现夜间不能平卧,进行性加重,合并全身浮肿,恶心、呕吐;2002年3月12日心电图提示,下壁、侧壁心肌缺血,胸部CT提示心力衰竭、肺淤血,双侧胸腔积液.2002年3月16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三支病变......

    作者:张雨田 刊期: 2007- 09

  • 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治疗前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前、术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atrialtachyarrhythmia,AT)情况,并探讨术后发生A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连续264例中老年ASD患者的AT情况,并对介入治疗术前多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封堵术前总的AT发生率为9.1%(24/264例),其中40~49岁、50~59岁、≥6......

    作者:王诚;赵世华;蒋世良;黄连军;徐仲英;凌坚;郑宏;张戈军;闫朝武;戴汝平 刊期: 2007- 09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加重大鼠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损伤和损伤加MSCs移植组,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导管扩张大鼠胸腹主动脉创建动脉损伤模型.贴壁法培养大鼠MSCs,经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标记后,以2×106数量经导管注入移植组大鼠主动脉内.术后第1、2、6周取材寻找DAPI标记的MSCs,行组织形态学及血小板衍生......

    作者:陈晓春;单鸿伟;瞿海龙;葛均波;葛智平 刊期: 2007- 09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高的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小板聚集率仍然高的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与主要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住院进行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1556例,服药前、术后24小时、28天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有402例患者[男178例,女224例,平均年龄(57.34±6.47)岁]术后血小板聚集率仍然高,其24小时的血小板聚集度与基线(服药前......

    作者:芦燕玲;陈韵岱;吕树铮 刊期: 2007- 09

  • 2006年中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注册调查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目前PCI常用的途径包括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途径.与TFI相比,TRI具有术后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更舒适、穿刺并发症少等独特优势,已成为临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种理想入径,受到更多的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因此,本研究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6年中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

    作者:贾三庆;王雷;代表TRI-China 2006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7- 09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无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50例2006年4至12月成功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住院ACS患者,术后第1天起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20mg/d(n=50)、普伐他汀20mg/d(n=50)或无他汀(n=50)治疗.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为阿司匹林300mg/d,当天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继以维持量75mg......

    作者:韩雅玲;李成洋;李毅;康建;闫承惠 刊期: 2007- 09

  • 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控制状况变化趋势2000年与2004-2006年达标率比较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控制达标率的变化趋势.方法于2000年和2006年进行两次全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调查,分别调查2136例和539例接受调脂治疗的高胆固醇患者.患者均来自我国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调脂治疗≥2个月(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依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评价患者调脂治疗的达标情况.结果第1次和第2次所调查的患者基本特征相似,平均年龄分别为60.9岁和60.0岁,男性分......

    作者:赵连成;梁立荣;陈祚;田秀芝;武阳丰 刊期: 200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