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药师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约1750万人,占所有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的46.2%.据中国心......

    作者:董淑杰;李彦;翟所迪 刊期: 2016- 11

  • 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查体至少2次的体检者信息,排除基线高血压、年龄<20岁、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肌酐>177μmol/L者,构建前瞻性研究队列(共20606人,其中女性8218人,男性12388人),分性别采用Cox回归分析血细胞比容与高血压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51352人年随访中,3695人(......

    作者:陈亚飞;王春霞;袁中尚;张文超;刘娅飞;李向一;阿力木·达依木;许艺博;薛付忠 刊期: 2016- 11

  • 精准医学时代,华法林何去何从

    华法林属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适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5个大型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华法林抗凝治疗使卒中的发生率下降68%、死亡率下降33%、复合终点事件(卒中、体循环栓塞和死亡)发生率下降48%,而且在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如高龄、高血压、有栓塞史、糖尿病)的患者获益更明显,由此确立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

    作者:陈刚;李岩;詹莹;杨劲 刊期: 2016- 11

  • 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挑战的根本出路是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diseases,NCD)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越来越令人关心的话题,并带来全球性的挑战.据统计,2012年全球死亡人数为5600万,其中死于NCD的人数为3800万.NCD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分别占46.2%、21.7%、10.7%和4%.心血管病是第一死因,如果不干预的话,患心血管病的人数将由2012年的1750万......

    作者:张啸飞 刊期: 2016- 11

  • 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出血的治疗策略及其特异性拮抗剂

    抗凝疗法是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问世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valoralanticoagulants,NOAC)为临床抗凝治疗翻开新的篇章,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实NOAC对各种栓塞事件(包括卒中)的预防作用不劣于或优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尽管NOAC的出血风险较传统抗凝药物大大降低,然而NOAC发生致死性颅内或消化道出血事件的风险仍存在.此外,接受NOA......

    作者:刘萧;洪葵 刊期: 2016- 11

  •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非心房颤动心脏疾病患者卒中的预测价值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临床上通过计算每一项的分值,将房颤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对中危及高危患者进行卒中的干预治疗.近些年来,应用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卒中进行预测的范围已经逐渐拓展到房颤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否合并房颤,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都可以独立地预测卒中发生.......

    作者:莫斌峰;李毅刚 刊期: 2016- 11

  • 关于县级医院发展的一些思考

    在我国医药卫生改革深入发展阶段,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把常见多发病和稳定性疾病留在基层,对推动分级医疗,解决医疗资源高度垄断在大城市大医院的不合理医疗布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6- 11

  • 如何理解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东西方差异

    华法林是临床应用时间长的口服抗凝药物,广泛用于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颤动、人工瓣膜置换术等.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华法林的使用率一直偏低[1],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华法林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导致不同患者剂量差异大,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了不同种族华法林剂量差异的机制.因为华法林在中国使用率偏低,积累的高质量研究证据也较少.而关于东西方患者在华法林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一直......

    作者:孙艺红;胡大一 刊期: 2016- 11

  • 东亚国家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范围是否有别于西方国家

    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是临床常用监测抗凝强度的指标,主要用于监测口服华法林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美国、加拿大及欧洲房颤指南[24]建议,INR的范围维持在2.0~3.0,超过3.0增加出血风险,低于2.0则出现抗凝不足的情况[5].但东亚国家的人种与欧美国家不同,遗传因素中,华法林作用的靶基因即VKORCl基因(维生素K环氧化物......

    作者:刘婷;汪小华;蒋文平 刊期: 2016- 11

  • 单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中提取2014年1-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提取患者的临床信息、合并症、伴随用药、抗栓治疗方案等资料,采用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卒中风险评估,评价患者的抗栓治疗方案,采用t检验、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华法林使用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淑娟;赵红卫;王宪沛;高传玉;秦玉花;蔡海霞;陈博雅;曹晶晶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