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创刊于1973年2月,目前为月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由100余位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组成,由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高润霖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同行评议的审稿程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8/R

邮发代号: 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58
  • 国内刊号:11-214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5期文章
  • 杂交手术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据统计,我国35~59岁房颤患病率为0.42%,60岁以上为1.83%[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房颤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未完全阐明,其临床治疗仍面临很大挑战.......

    作者:罗晓康;张冬;张宏;刘晓鹏;唐跃 刊期: 2017- 05

  • PCSK9基因突变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是一种与LDL-C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是有前景的新治疗靶点,有望用于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2-3].已证明PCSK9在调节血浆LDL-C水平中起关键作用.PCSK9可能与溶酶体受体靶向结合,引发降解反应,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重复......

    作者:吴娜琼;李建军 刊期: 2017- 05

  •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冠心病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大量研究已证实肥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除了脂肪积累,脂肪分布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adiposetissue,EAT)是一种内脏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和心肌紧密相邻,可分泌大量脂肪因子,影响心肌和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进程.本文主要就EAT解剖、生理、病理生理机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和EAT作为......

    作者:胡成平;赵迎新 刊期: 2017- 05

  • 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现状

    过去10年中,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快速上升态势,冠心病成为城乡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arterydisease,ACS)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不良预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死因.......

    作者:葛均波;戴宇翔 刊期: 2017- 05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社会支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社会支持现况及1年转归,分析ACS患者社会支持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社会支持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6所医院心血管内科筛选并纳入符合标准的入院7d内的ACS患者778例,分别在入院7d内、6和12个月完成调查问卷,包括ENRCH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ESSI)、广泛性焦虑量表(G......

    作者:雷莎;丁荣晶;王历;夏昆;张立晶;姚道阔;胡大一 刊期: 2017- 05

  •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患者CYP2C19基因型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治疗期间CYP2C19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于阜外医院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共380例,检测CYP2C19*2、*3、*17位点基因型,分为超快或快代谢、中间代谢和慢代谢型.以ADP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良好反应、中度反应和无反应型.随访严重心脏事件(......

    作者:吴瑛;张晓星;田蕾;蒋娟娟;许莉;黄一玲;刘红;李一石 刊期: 2017- 05

  • 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POB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

    目的探讨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POB基因R532W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分析该位点变异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且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冠心病组(771例),另选取同期与冠心病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造影(CTA)未见冠......

    作者:濮田;于海奕;徐明;张岩;鄢华;孙丽杰;徐伟仙;张幼怡;高炜 刊期: 2017- 05

  •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4月连续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4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O-to-FMC时间,将患者分为≤90min组(201例)和>90min组(140例).分析两组的救治时间、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

    作者:魏腾飞;赵蓓;刘佩林;冯雪瑶;张中;时全星;高铁山;刘莉;赵京涛;宋洪勇;刘利峰;刘瑛琪;饶萌萌;王守力 刊期: 2017- 05

  •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制度建设正式启动

    临床医师的培养应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3个部分,通常毕业后教育应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个部分.我国目前的临床医生毕业后教育和认证体系尚不健全,因此,临床医生知识技能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区域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位、职称等对临床培训的影响,使临床医生培训和认证过程较混乱,这是我国深化医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霍勇 刊期: 2017- 05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自2012年我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1]发布以来,近年在该疾病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参考2014和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2-3]及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4]发布的新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实践,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elevationa......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7- 05